原價:200 會員價:130
Hot!!各大電子書平台都能買到能力電子雜誌,讓您閱讀零時差。
離職行不行
人生轉向至心之所向
經歷這幾年從Covid-19 到「離職潮」,再到經濟放緩的挑戰,人們不僅已被持續不斷的變化折騰得疲憊不堪,企業的板凳實力也岌岌可危。當職場壓力積累到決心轉職階段,哪些思考步驟可以逐步梳理自己,回歸心之所向?無論你現正面對何種課題,不妨一起跟著踏上職場心理歷程,為糾結思緒好好「打掃」一番,尋出與生活所望得以相輔相成的職涯道路。
企劃/楊毓馨、黃泓嘉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主題學習】
前言》
年後轉職潮
倦鳥員工逆飛歸巢或順勢飛翔
員工的離職不會只有發生在年終,而是每一天都有可能發生讓員工不願意繼續付出
勞務的「鳥事」。提出離職只是最後的現象,背後常有非常多的故事,導致最終做
出除了離開別無他法的決定,企業的作為將決定倦鳥是順勢轉向或逆飛歸巢。
文/郭守軒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郭守軒 38
職場心理》
職涯處方箋
回歸心之所向 直面職場困境
當職場壓力積累到決心轉職階段,有哪些思考步驟可以更好梳理自己思緒?面對職場困境,
如何避免認知偏誤衝動離職,讓自己再度陷入下一段職場困境?在年後轉職潮來臨之際,無
論你現正面對何種課題,不妨趁此過程,讓思緒也好好「掃除」一番。
轉職議題,其實是每個人回歸自己、向內的省思,不管最後是否能付諸行動,都是個重新認識自己、
重新做決定的好機會。好好趁著這段離職過程,反思並積極面對自己的狀態,接下來的路才能走得更踏實。
口述.資料提供/黃惠萱 整理/楊毓馨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黃惠萱 46
職場數據》
VUCA時代
留任與吸引人才成為企業最大挑戰
疫情的爆發,改變了人們對於生活方式、工作價值、職涯發展的想法。個人與組織
間產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帶給企業層層的衝擊,組織面對充滿變動的世界,此際更
應該回歸企業根本,正視「人才」議題。
整理/楊毓馨 資料來源/ 104 人力銀行、DDI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58
延伸閱讀》
員工工作價值認知調查
工作與個人生活的平衡日趨重要
2023 年《員工工作價值認知與調查》顯示,歷經疫情影響,在職者與求職者心境
轉為保守。2023 年更在意工作與個人生活的平衡,同時在政府與各企業推動落實
ESG 企業永續經營行動下,員工普遍認同企業形象但不滿意薪酬條件,求職時與
轉換工作時皆在意薪資條件是否符合期待。
整理/楊毓馨 資料來源/ 104 人力銀行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64
【世界觀景窗 Perspective】
■經管關鍵曆 Calendar
立春 Spring Commences
文/編輯部整理 16
■日韓前線 Japan & Korea Forecast
《蒼鷺與少年》拿下金球獎
日本動漫成功全球化 產業卻瀕臨極限邊緣
日本文化實力觸及世界各處,漫畫與動畫產值年年上升,許多人也藉此開始學習日文並了解日本文化,2023年10月英國倫敦動漫展(MCM),可以看到外國人們打扮成《薩爾達傳說》、《SPY×FAMILY間諜家家酒》、《美少女戰士》中熱門角色,火熱氛圍下日本動畫產業卻有嚴重隱憂⋯⋯
文/李世暉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18
■創新LINE Innovation Line
企業目光轉回流量網紅
網紅行銷佈局又一輪洗牌
社群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網紅,企業也因網紅受益。過往在流量網紅價格日趨高昂下,微型網紅成為企業寵兒,但如今企業卻再度選擇流量網紅,究竟為何?而新一輪網紅行銷轉變開始,企業又該重新評估自身戰略是否正確⋯⋯
文/銀河互動網路領航員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24
■產業數據+ Trend Info Level Up
讀懂消費者內心
2024 品牌成功在創造「 消費共感」
文/黃泓嘉 參考數據/ GO SURVEY 市場研究顧問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30
【企業實鑑 Entrepreneurship】
■快樂商道 HAPPINESS & SUCCESS
不是取代,而是協作
生成式AI時代員工成AI教練
面對AI 需求爆發的年代,服務模式將產生根本改變,企業得謹慎應對,單只優化過往作法已不足夠,而是要積極迎向新商業策略,掌握關鍵服務場景,開發最有價值的AI 時代應用。
文/廖志德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70
■競爭優勢 Competitive Advantage
商標蟑螂搶註,陸企也遭山寨
企業3招因應 避免山寨打敗正版
1.企業就算在開發產品與吸引人氣上非常成功,但在品牌策略與商標佈局沒有警覺,在市場開拓上就可能慘遭滑鐵盧。
2.若要提高品牌知名度,需透過各種行銷手段建構品牌價值,若事先未能取得商標註冊之保護,則一切的行銷作為都可能是為山寨產品作嫁。
3.《國際智財法》的最基本原則,為屬地主義與先申請主義,也就是在本國註冊的智慧財產權才能受到保護,以及以申請的先後決定在該國IP 權利的歸屬。
4.智慧財產權註冊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更是重要的商業策略考量。
文/馮震宇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78
■HR快思與漫想 HR Wander
在大缺工時代
找到好人才與好企業
在全球大缺工時代,企業找到合適人才的時間越來越長,甚至陷入人才難覓的困境;反之求職者也勇於追求合適自身的職位,面對此情形,獵人頭公司與服務漸趨盛行,客製化的服務更能為求職者與企業提供媒合機會。
文/CakeResume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88
【人文視野 Humanities】
■全球掃描 GLOBAL REVIEW
生產力X聊天機器人X零售X醫療X擬人
2024年5大AI應用展望
2024年5大AI應用展望多項調查數據指出,在2024 年AI將無所不在,透過AI 驅動產品與服務,
進行更細緻與流暢的互動;或透過AI縮短研發、外包工作瑣事,專注在創意構想,在未來我們將與AI 共生,AI 時代也逐漸在我們眼前實現。
文/ Louis Wei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96
■經管電影院 Cinema
社會的慢性病「孤獨」
比起健康問題,「孤獨感」是現代人更致命的疾病,哈佛大學對慢性孤獨的研究中,觀察到孤獨使每年死亡率提高26%,社群軟體雖在虛擬串聯起我們,卻也讓我們更加孤獨;工作的忙碌也並不會讓我們忘卻孤寂,在夜深人靜時,巨大的孤寂感總會準時襲來,吞噬所有人⋯⋯
文/黃泓嘉 圖片提供/ everett collection 102
■經理人書坊 New Book Review
人是社會構成的基石
學習人性,掌握人性,利用人性
100 個人就有100種不同的邏輯,人可以是最複雜又最簡單的生物,如何了解人性,也許可以從思考開始,學習提出疑問,不被謬論所說服;人性也可以很單純,想掌握人性拿出正確蘿蔔,就能讓員工奮發。
人也很複雜,衝突往往被我們極力避免,但實驗顯示衝突卻有利於工作進展;而在大眾觀點,選擇越多代表越快樂,但數據調查快樂人口卻下降了。人的千變萬化,讓我們難以用單一認知面對世界,惟有掌握如何提問與思考,才能不被蒙騙與左右。
》主題選書01:思維創新
跳脫人人有理的對立社會
學會「批判思考」 謬論中看到真相
在資訊爆炸時代,每個觀點都看似頭頭是道;每則廣告都是糖衣砲彈;每場政治人物的演講,都是價值觀的輸出。如何站在理性一方識破謬誤,不被社會嚴重對立的價值觀裹挾,就需要熟練使用系統性的思辯法則。
圖文提供/商業周刊
作者/尼爾.布朗(M. Neil Browne)、史都華.基里(Stuart M. Keeley) 109
》主題選書02:打造吸引力
錢不一定萬能,反成行動阻力
設計完美誘因,讓目標「使命必達」
金錢是萬物的驅動力,這句話在資本主義中看似正確,但將所有目標都與金錢掛勾後,反而可能傳遞錯誤訊號。正確的誘因設計應該單一有力,而不是混雜前後矛盾的想法,當誘因設計正確,所有目標都可以迎刃而解。
圖文提供/天下文化
作者/尤里.葛尼奇(Uri Gneezy) 114
》主題選書03:團隊合作
從痛苦合作到良好協作的職場守則:
「衝突中合作,優雅中離場」
在職場上與人合作,通常是件冗長又痛苦的過程,因為我們缺少「合作訓練」,通過合作訓練,我們依舊可以討厭合作對象,但又有條理的推進工作,也要記得當利益終結,結束合作是常態,此時需要優雅又保留情面的告別。
圖文提供/悅知文化
作者/黛比.馬歇克(Deb Mashek, PhD) 119
》主題選書04:群眾心理
將錯誤歸咎自己,憂鬱就會產生
無限選擇的世界讓人更糟糕
21世紀的人們活在憂慮的時代,過多的選擇並沒有造成快樂,而是焦慮的泉源,那要達成幸福人生有秘訣嗎?我們從人性開始解讀,從實驗看到結果,讓情緒成因攤在陽光之下,就能找出解決方法。
圖文提供/ 一起來出版
作者/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 124
■法官給孩子的50堂法律課 Judge Children & Legal Column
謾罵和抹黑受言論自由保護?
文/王子榮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130
■營養FB Health Column
年末大掃除→循環式運動
健康打掃5技巧,讓身體也除舊佈新
「大年初七,林媽媽終於來到復健科門診。過年前,她連續做了5、6 天的大掃除,拆窗簾、洗
紗窗、洗天花板、洗浴室、清陽台,還請人來清潔洗衣機,花了好大力氣把家裡弄得一塵不染;
接下來準備年菜,年節期間每天約需要12人份的飯菜,要先買食材、分裝冰好,還要洗、切、
煮,最後還要洗碗。
2 周下來林媽媽累翻了,成就感滿滿卻感覺「腰好像閃到了」,初三時右腰突然痛到不能動,要
躺下來才不痛,吃止痛藥也沒有全好,後面幾天可說是「動彈不得」。直到初七,拖著疼痛來看
病,「希望醫師給我立刻會好的藥」,她候在門診外,看著前面還有30 多個人的名單,暗自祈
禱著……
文/葉語容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張夢珍肢體運動工作室提供 136
■觀點View Point
優質企文∞智慧資本∞永續共好(下)
未來新常態
文/張寶誠 8
■編輯手記Editor's Desk
離職前的轉向信號
文/楊毓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