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Kanban 讓「效率」真正被看見 -、被衡量、被改善!📈
| 上課日期 | 2026/11/26~2026/11/26 (四) |
|---|---|
| 上課時間 | 09:30-16:30 (共 6小時) |
| 教學方式 | 課堂講授、分組研論 |
| 課程對象 |
1. 傳產/電子製造業主管與技術領導者 2. 想在 AI 時代重新掌控研發與交付節奏的管理者 3. 已導入敏捷但仍常延遲、堆單、救火的團隊 4. 想讓團隊「透明、高效、有依據」的 RD / PM / QA 主管 |
| 報名時間 | 即日起 ~ 2026/11/25 |
| 上課地點 | 桃園市成功路二段七號四樓(桃園教室) |
| 課程負責人 | (03)3385791 #03622 黃小姐 |
| 聯絡信箱 | 03622@cpc.tw |
| 主辦單位 |
中國生產力中心桃園服務處 同公司報名,第二人六折優惠!(請先報名,後與課程承辦聯繫確認) |
定價:3,800
商城會員價:3,700
成為商城會員,登入之後報名即可享有
2026/10/19日前(含)報名:3,610
非使用信用卡繳費者敬請等收到「開課暨繳費通知」後再行繳費
2人以上報名(每人):3,420
以上課程費用僅線上報名適用
GenAI 正在改變傳統產業與製造業的工作節奏,但你的流程真的跟上了嗎?
在這個速度加快的時代,我們卻常聽到:
💬「等一下,我去問一下其他部門狀況」
💬「好像卡在某一關,還沒人處理」
💬「AI 變快了人變忙了,結果還是交不出去」
事實是:
⚙️ 工作變快了,但透明度沒提升
🧩 工具變多了,但跨部門依舊卡關
⏱️ 交期變短了,但問題反而來得更頻繁
👉 Kanban 不是看板管理,而是一套讓流程變得「有節奏、有數據、有依據」的管理方法。
透過 Kanban,你能:
✅ 看清「卡在哪、誰在等誰、為什麼停下來」
✅ 用流程數據說話,而不是靠部門回報
✅ 找出「慢的流程」而非「慢的人」
✅ 讓 AI 加速的時代中,流程依然穩定、交付更可控
💬 本課程不是教你寫 AI 程式,
而是教你在 GenAI 驅動的高變動環境中,打造高透明、高效率的流程管理系統。
💎 課程特色
🧠 實戰導向:
以真實企業案例出發,帶你理解 Kanban 如何改善跨部門協作與交付問題。
📊 數據決策:
從「感覺進度」到「用數據說話」,學會用可視化數據控管交期與風險。
🚀 AI時代適應力:
將 Kanban 應用於 GenAI 時代的高變環境,打造持續改善與快反應的團隊節奏。
👥 互動學習:
分組討論、案例演練,學員可立即運用於自家流程,當天就能看見改善方向。
🗓️ 2026年度開辦梯次
📅 第1梯次:2026/07/28
📅 第2梯次:2026/11/26
💬 想在 AI 時代穩住節奏、提升交付?這堂課讓你從「忙亂」轉為「流動」!
➡️一、我們的流程到底卡在哪?為什麼交付老是延遲?
1.什麼是價值流程(Value Stream)
2.如何繪製並讀懂價值流程圖
3.找出最花時間、最耗成本的流程卡點
➡️二、做很多事但交付速度沒變快,該怎麼提升流動效率?
1.Kanban 的原則與思維
2.視覺化工作流程:讓問題「浮上檯面」
3.WIP 限制、拉式系統與流動效率
➡️三、為什麼我們花很多時間做,客戶感受不到進度?
1.流程度量(Flow Metrics)
2.Cycle Time、Lead Time 的計算方法
3.CFD(累積流量圖)與 Lead Time Control Chart 的分析應用
➡️四、有數據但不知道怎麼解讀?Kanban 也看不出改善方向?
1.從看板找出浪費、卡關、返工點
2.解讀流動效率、等待時間與工作分布
3.CFD 分析:辨識「快被塞爆的流程」
4.TOC(限制理論)應用:用最小改動換最大改善
1. 能辨識流程瓶頸與浪費來源,提升交付透明度
2. 能運用 Kanban 與 Flow Metrics 建立可視化管理流程
3. 能以數據化思維進行決策,預測交期與風險
4. 能在 GenAI 時代中,以穩定節奏帶領跨部門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