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環保意識的逐漸抬頭,國際環保團體對於產品環保性要求的趨勢之下,供應鏈體系也因此起了很大的變化。在面對此變化的狀況下,首要課題就是重新定義供應鏈,把環境問題和環保議題融入整個供應鏈過程,並將此重新定義稱為「綠色供應鏈」。綠色產品之永續發展是必然的趨勢,唯有建立足以長久因應之綠色供應鏈管理模式,才能迎接接踵而來的綠色挑戰。
氣候變遷、環境污染、碳足跡的議題正夯,企業社會責任的問題,再度的被搬上檯面,該是潛下心來,好好的思考ESG與CSR的時候了。 政府在2022/4公佈了2050年淨零目標,是前瞻?還是被逼?只能說是幾分無奈吧!國際社會都把淨零目標設定在2035以前,或是2040年,台灣在百般無奈之下,也下了2050年淨零的猛藥,問題是要如何做?三十年的時間一晃即逝,企業永續卻是一天停頓不得,沒有前瞻的思維與創新思考,這將會是一個夢靨。企業經營談永續,永續經營不再只是以前所認知的經濟面議題而已。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更重要的是對於孕育生命的地球的保護。 聯合國提出了2030 SDGs的目標,17個項目涵蓋經濟、社會與環境議題(ESG),設定了169個KPI ,希望於2030年以前達到,這就是企業社會責任的表現。2030年悄悄地逼近,很多的企業還都無感的接單、營業,殊不知哪天國際知名品牌再也無法接受沒有導入ESG的企業的供應商,所有的交易都要走到碳足跡的世界。 碳足跡、2030 SDGs、ESG、也讓銀行與投資業界不得不重視,開始以ESG作為放款的參考依據。企業準備好了永續發展了嗎?這是一個趨勢,也是一份社會責任,如何把這個議題納入企業經營,是每家企業的未來學功課。
2021年11月,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 26)上,100多個國家重新訂出限溫目標,一紙《格拉斯哥氣候協議》(Glasgow Climate Pact),更宣示2030年全球要減碳45%。「減碳」成為各國共同努力的目標,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 ESG)所代表的永續行動,也正式邁入新紀元,躍升全球熱議的焦點。 請學員攜帶筆電 <<測驗合格授予證書>>
隨著國際溫室效應的影響,歐盟碳邊境稅以及我國環保署正在制訂的氣候變遷因應法等,都顯示著氣候暖化,已成為全球所需要面臨的重要挑戰。國際組織於2018年正式公告制定ISO 14067規範,以生命週期架構進行碳足跡量化流程。ISO 14067產品碳足跡標準適用於各類產品、工程、建築或各項服務,企業可透過產品類別規則(PCR)與產品碳足跡計算,協助企業依循著生命週期的基礎,從原料的提取和加工、製造、配銷,到產品使用階段和產品壽命終止階段之處理方式,掌握其產品供應鏈之溫室氣體排放行為,尋找節能及降低成本的機會,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從而塑造產品差異化、綠色企業低碳競爭優勢與新價值。
本課程旨在探討循環經濟的概念及其在採購流程中的應用,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課程內容涵蓋資源再利用、可回收材料選擇及國際成功案例分析,並結合台灣企業的實踐案例探討。 參訓學員將能夠在採購過程中有效應用循環經濟原則,並對循環經濟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價值有深入了解。
企業永續的關鍵在於3P:profit, planning, people,這是邁向永續的三支箭。 聯合國2022年的中間報告,2030 SDGs的17個項目,幾乎一面倒的離目標越來越遠,是方向錯了嗎?Covid-19被視為罪魁禍首,其實是重心傾斜到「E」的議題發展,才是主因。「S」被忽略了,「G」被扭曲(企業社會責任利潤內部化,成本社會化,台灣企業賺的錢都是社會財),是目前的困境所在。 永續經營,ESG戰略只是短暫的,永續卻是一刻不能停的長遠戰略,對於完成永續的開源任務,新產品開發首當其衝。研發階段決定80%的成敗,沒有從產品設計著手,要改變ESG的價值鏈是緣木求魚。未來的永續經營的實踐,綠色設計將扮演關鍵角色。 綠色設計,從「3R」到一個「R」,如何從LCA的角度來重視綠色設計,RoHS、循環經濟、低碳設計…每一個領域都考驗工程師的ESG文化的貫徹。本課程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以案例來引導ESG產品開發的突破,為企業邁入永續的最佳標竿學習課程。
因應氣候變遷與全球減碳趨勢,企業碳定價課題已成生死存亡戰。大企業與中小企業都特別重視碳管理議題,尤其是減量策略及自主減量專案企劃是減低碳成本的重要戰略。本課程提供碳管理系統知識,碳減量與碳抵換方法學 (ISO 14064-2與環境部自主減量方法),積極協助企業減低碳成本以增加碳效益。 1.了解和掌握碳議題的法遵能力 2.掌握ISO法規和環境部政策子法的企劃與產製能力 3.協助企業減低碳成本,增加生存競爭力
因應永續發展趨勢,我國與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完善相關法規及標準。環境、社會和治理(ESG)之策略規劃與落實執行,儼然成為現代企業商業運作必備基礎,且攸關組織長期價值創造力及獲利力。本課程將介紹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s,GRI)及永續會計準則(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最新發佈之準則,以及相關永續指引,搭配實務案例解析來讓學員快速掌握條文精神,縮短自行摸索時間,同時過程中也會進行企業永續報告書(Sustainability Report)編制關鍵要素的實作演練與分組成果發表,來提升學員協助企業編撰與導入報告書的專業技能。 *請備筆電上課 *****本課程採用實體+遠距同步進行,開課時會與您確認上課方式,視訊採用Microsoft Teams,課前提供視訊網址。*****
近年來無論是政府、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等營運實體,都主動或被動地關注著ESG(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公司治理)相關議題。 面對這種動態發展的議題,及全球高度不穩定的環境,這些異常狀態有可能增加公司的責任風險,影響未來的獲利能力。過去一年多來,從Covid -19疫情及俄烏戰爭觀察到,ESG風險對於企業營運是相互關聯且具有即時性的影響。 企業面對ESG的三大挑戰,法遵方面、資金方面、人員方面。 不同規模、產業和發展階段的企業,都要針對ESG的挑戰與機會擬定對策,以保持競爭力、符合利害關係人的期望,以連結到投資回報。企業無論是降低、減緩、移轉或是防範風險方面,或是面臨必須將風險路徑揭露及符合公開透明的規則下,企業都必須將風險管理部門或功能納入在ESG的策略部署中。企業ESG風險的衝擊,可以利用風險管理的原則規劃因應策略。 *****本課程採用實體+遠距同步進行,開課時會與您確認上課方式,視訊採用Microsoft Teams,課前提供視訊網址。*****
近年來無論是政府、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等營運實體,都主動或被動地關注著ESG(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公司治理)相關議題。 面對這種動態發展的議題,及全球高度不穩定的環境,這些異常狀態有可能增加公司的責任風險,影響未來的獲利能力。過去一年多來,從Covid -19疫情及俄烏戰爭觀察到,ESG風險對於企業營運是相互關聯且具有即時性的影響。 企業面對ESG的三大挑戰,法遵方面、資金方面、人員方面。 不同規模、產業和發展階段的企業,都要針對ESG的挑戰與機會擬定對策,以保持競爭力、符合利害關係人的期望,以連結到投資回報。企業無論是降低、減緩、移轉或是防範風險方面,或是面臨必須將風險路徑揭露及符合公開透明的規則下,企業都必須將風險管理部門或功能納入在ESG的策略部署中。企業ESG風險的衝擊,可以利用風險管理的原則規劃因應策略。 **視訊採用Microsoft Teams,課前提供視訊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