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17-1條規定,堆高機操作人員應接受每3年至少3小時之職業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
【訓練依據】內政部消防署112.6.21修正規定:依消防法第13條所稱一定規模以上之建築物,應由管理權人遴用防火管理人,責其訂定消防防護計畫,並依各該計畫執行有關防火管理上必要之業務,防火管理人應為場所之管理或監 督層次人員,並經主管機關或經中央主管機關登錄之專業機構施予一定時數之訓練,領有合格證書,始得充任;任職期間,並應定期接受複訓。前項講習訓練分為初訓及複訓。初訓合格後,每三年至少應接受複訓1次。第一項講習訓練時數,初訓不得少於12小時;複訓不得少於6小時,無正當理由不接受講習者,直轄市、縣(市)消防機關得通知管理權人限期改善。」 【本課程依內政部113年2月2日台內消字第11316004431號函規定辦理】 ※課程時數計12小時,共上課2天(日間班)"提供2天中午便當' ※上課時間:第1天【早上09:00~16:30 共6小時】;第2天【白天 09:00~16:10 共6小時】。 ※繳交資料:1.彩色相片2張(2吋)近3年內照片,2.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各1份。
105 年 09 月 22 日新修正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17條第一項第8款具有特殊作業人員在職教育訓練,每3年至少3小時。 1.報名時需檢附原證書影本。 2.全程參與者始發給『在職訓練證明書』並加蓋『在職訓練證明章』。
良好的〝供應商管理〞可確保零組件能適時、適質、適價、適量、適點的購入, 並可有效地掌握供應商之價格(C)、品質(Q)、交期(T), 使採購作業得以維持公司的正常產銷活動與降低產銷成本。除此之外,建構完整且有效之供應商管理辦法及管理運作模式,可同時整合雙方有限之資源, 以創造雙贏的最大局面。本課程將教導您如何在供應商管理上,以最有效之管理機制與方法來協助供應商,使零件供應商提昇來料品質、建立技術管理及減少對環境之衝擊等。
企業績效與獎酬機制運作,是影響員工的有效工具。獎金的設定準則,重點是在激勵,可以提升員工的價值感,直接影響工作動機。如能有效連結績效與獎酬機制,可以達到吸引與留任優秀人才的目標,並有效留住企業所需人才,提高企業產能及市場競爭力。
管理學的基本定義中明白的揭示,管理的定義就是『透過他人,完成工作』,因此;有效的讓人們團結在一起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是管理者達成績效最重要的關鍵能力。從管理者日常工作的時間運用加以分析,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見,管理者工作中,極大一部份的比重在與人溝通。也許是對部屬作工作指導、也許是對上司作問題交流與工作彙報、也許是與平級部門針對某一工作專案作深入協調與探討、也許是對企業外界單位作各種可能的溝通與交流,凡此種種,都需要管理者擁有較高的溝通與表達技巧,才能節約時間、提高效益。 溝通說起來容易,但實際執行時卻發現,往往用意甚佳的說話內容,卻不一定能夠帶來預期中的溝通成效,所以說,有效培養溝通技能,實在是現代管理者刻不容緩的課題,此次培訓用意就在提供管理者一次,提升自己溝通技能的機會。
在今日全球承諾2050淨零排放,在歐洲自2023 年開始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世界各國也陸續設定開徵碳關稅期程下,對年出口貿易已突破4千億美元的我國,必需掌握全球趨勢動向,並即展開各項因應行動。 我國產品品質、製程與技術能力,造就在全球供應鏈體系,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地位,更是許多世界品牌企業背後的重要產品、商品或零組件重要供應者,在國際大廠率先將 ESG 作為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目標,對其供應鏈的管理更為實踐ESG的實績。 由此,不論企業是第一線供應商,或第二線,或第三線…,直接或間接接受到永續發展議題的要求,已是必須面對的課程,各企業必須掌握與因應,能瞭解國際的趨勢,更在本身實踐過程,對自身的供應商擔負起者要求者、協助者、輔導者的角色,此已是刻不容緩,迫在眉睫的行動。 學習效益 1. 認知全球永續供應鏈管理的發展重點與內涵 2. 掌握企業對於供應商行為準則的制訂與要求 3. 推動企業成為ESG綠色供應鏈典範與引領者 *****本課程採用實體+遠距同步進行,開課時會與您確認上課方式,視訊採用Microsoft Teams,課前提供視訊網址。*****
西元1972年由日本科技聯盟納谷嘉信博士所領導的品質管理委員會發表『新QC七大手法』至今,在人類社會中發揮了他巨大影響力。『新QC七大手法』是將平常大家口語交談的對話內容付諸文字,進而整理歸納屬語言管理工具範疇。協助企業在推行改善活動與提昇管理品質時,針對有效達成改善目標資訊收集、整理、歸納、分析等過程的常用工具瞭解與運用。提供主管或幕僚人員推動品質改善活動所使用的工具,運用最短的時間提昇主管計劃能力與問題分析解決能力 (註:學員需具Excel 操作能力及自備筆記型電腦一部)
7S是為了改善企業的體質,也是實現「完全生產」目標的必要手段。成為顧客喜歡下單的企業,由於口碑相傳,會有很多人來工廠參觀學習,可降低不必要的材料以及工治具的浪費,可形成令人滿意的工作場所,程序穩定、品質可靠、成本下降,具備市場競爭力。養成降低成本習慣,加強作業人員,減少浪費意識的好教育。
團隊的定義是一群人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在一起工作的人。理想狀態下,一個團隊的領導者知道外部顧客需要什麼,如何取得必要資源達成目標,善用團隊每位成員的專長,並讓每位成員執行任務過程都全心投入樂在其中。但實際的狀況是,資源常常不易取得,團隊成員被迫去做自己不擅長的工作,為保持表面的和諧團隊成員採取逃避溝通的方式相處,只求交差了事。 本課程透過實際案例研討及活動演練,讓學員們正視組織團隊的樣貌,瞭解打造卓越團隊需要成員們共同的承諾、瞭解每個人的特質、流暢的溝通管道、安全安心的環境以及達成目標的決心。 ●課程特色: 1.大量實例情境演練 2.最佳方案研討讓學員充份參與共同提昇管理智慧 3.即知即用的現場演練保證實用 ●十大管理職能:http://edu.cpc.org.tw/classcategorygroup/content/12 (歡迎上網查詢) 本課程隸屬於[十大管理職能]之「團隊力」職能構面,此系列課程皆以實務應用為導向,期引導學員將課堂學習與職場運用連結,課程進行採引導式教學、雙向溝通、小組/團體討論與實務演練等高效學習方式,以協助學員落實相關運用手法在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