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門課程旨在全面探討企業人權、多元、公平與包容(DEI)、不平等財務揭露框架(TIFD)及工作與生活平衡。參與者將學習各主題的核心概念、最佳實踐和具體應用,並通過案例分析和互動討論,實作演練,提升在職場中實踐這些原則的能力,並將執行結果呈現在永續報告書中,形成特色亮點,進而推動企業的永續發展和社會責任。 學習效益: 1. 提升企業人權意識:增強參與者對企業人權責任的理解,促使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保障人權。 2. 加強 DEI 實踐:提高企業在多元、公平與包容方面的表現,營造更具包容性的工作環境。 3. 強化 TIFD 原則應用:掌握透明、獨立、公正、多元的財務揭露框架,提升企業財務報告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4. 促進工作與生活平衡:學習實用策略,提升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整體生活質量。 5. 增進企業社會責任:通過全面學習與應用上述原則,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提升企業的聲譽和競爭力。 **本課程採用遠距教學,視訊採用Microsoft Teams,課前提供視訊網址。** 課後證書另外寄送
1.消防知識及火災預防(2小時) 2.消防安全設備及防火避難設施(4小時) 3.員工教育及自衛消防編組訓練(3小時) 4.消防防護計畫(2小時) 5.測驗(1小時) 共計1.5天課程時間: *第一天課程時間:09:00~17:00 *第二天課程時間:09:00~15:00 --- 退費標準: 本課程依據職業訓練機構設立及管理辦法第16條規定:職業訓練機構辦理訓練,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向學員收取必要費用,並應掣給正式收據。繳納訓練費用之學員於開訓前退訓者,職業訓練機構應依其申請退還所繳訓練費用之七成;受訓未逾全期1/3而退訓者,退還所繳訓練費用之半數;受訓逾全期1/3而退訓者,不退費。
本課程目的在學習如何規劃出車間戰情室需求場景,進而掌握具有管理意涵之可視化情境。借此來定義設備聯網數據獲取的範圍,以及瞭解設備訊號與管理資訊需求如何串聯。並透過設備績效與損失架構,來掌握設備績效時間這筆帳該怎麼算?
本課程將介紹如何應對辦公室突發危機,包括火災、地震和停電等情況,並系統性地介紹應急計劃的制定和員工培訓方法。 學員將能在危機情況下快速反應,並有效管理辦公室的安全性。
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18及19條規定,高空工作車操作人員應每3年至少接受3小時之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
本課程將讓學員學會品質管理作業流程執行重點、品質管理要項及異常管控技巧,並且學會如何做好生產排程及進度管控,提升生產品質,增進企業利基。
商品企劃不是喊口號,要突破企業成長瓶頸,必須積極培養員工的系統化商品企劃能力,為企業迎接機會與挑戰,也是企業蛻變躍升的當務之急。 本課程以宏觀角度剖析國內企業與先進國家之差異,透過跨國管理之經驗,提供一套最適合 國內企業之系統做法。
課程結訓後取得『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期滿證明。 1.參加『乙級安全衛生管理』技能檢定(需自行網路報名繳費),通過後取得技術士證,可擔任一般業或營造業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 2.參加『甲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電腦結訓測驗(需自行到本中心報名繳費),及格後取得『甲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結業證書,可擔任一般業(非營造業)之『甲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 報名『職業安全管理師」、「職業衛生管理師」或「營造業業務主管」均有折扣優惠。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17-1條規定,堆高機操作人員應接受每3年至少3小時之職業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
【訓練依據】內政部消防署112.6.21修正規定:依消防法第13條所稱一定規模以上之建築物,應由管理權人遴用防火管理人,責其訂定消防防護計畫,並依各該計畫執行有關防火管理上必要之業務,防火管理人應為場所之管理或監 督層次人員,並經主管機關或經中央主管機關登錄之專業機構施予一定時數之訓練,領有合格證書,始得充任;任職期間,並應定期接受複訓。前項講習訓練分為初訓及複訓。初訓合格後,每三年至少應接受複訓1次。第一項講習訓練時數,初訓不得少於12小時;複訓不得少於6小時,無正當理由不接受講習者,直轄市、縣(市)消防機關得通知管理權人限期改善。」 【本課程依內政部113年2月2日台內消字第11316004431號函規定辦理】 ※課程時數計12小時,共上課2天(日間班)"提供2天中午便當' ※上課時間:第1天【早上09:00~16:30 共6小時】;第2天【白天 09:00~16:10 共6小時】。 ※繳交資料:1.彩色相片2張(2吋)近3年內照片,2.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各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