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號-陪跑 信任 放手 家族共治*Hami、博客來、Pubu等電子平台均有販售電子雜誌

原價:200 會員價:160


陪跑 信任 放手
家族共治
台灣七成企業源自家族,這個支撐經濟半世紀的核心力量,正面臨世代交棒與制度轉型的雙重挑戰。當產業加速進入AI、ESG、資本化的競爭浪潮,「傳承」不再只是權力交棒,而是企業能否再創新局的分水嶺。
企劃/黃麗秋、楊毓馨、李弘薇、吳俊毅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封面故事】
顧問現場篇》
信任的修復
從人治到共治

信任成為家族企業的新制度

在這條家族企業的治理進行式中,信任是起點,也是終點。當世代之間學會用制度與對話取代猜疑與衝突,「接班」才真正成為「共治」。這也正是台灣家族企業邁向永續的關鍵修煉。
口述/王健任  採訪/楊毓馨 圖/達志影像 38

家族治理篇
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
家族治理第一課
開場把話講開的家族會議

當家族會議的沉默取代了衝突與對話,危機也早已悄然萌發。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直言:「吵架,最好趁創辦人還活著的時候。」
採訪/吳俊毅 圖/達志影像  44

家族共治篇 1》
全球藥業董事長特助、行銷事業部經理謝巧芸
從觀察到主導
謝巧芸的三階段接班法
打造家族企業新治理

當疫情改寫了世界的呼吸節奏,藥局從「提供藥事服務的據點」,轉變成社區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護節點。在這場產業轉型的浪潮中,全球藥業董事長特助、行銷事業部經理謝巧芸,站上了家族企業的轉折點。她用一份可驗證的成績單,讓信任從情感轉為制度,為這家社區藥局品牌開啟一條「雙軌共治」的新道路
採訪/楊毓馨  攝影/能力雜誌 50

家族共治篇2》
德泰法蘭西床執行長顏榮慶
跨文化再創業
德泰的非典型接班之路

德泰法蘭西床,一個創立逾70 年的老品牌,曾是台灣頂級床墊的代名詞,卻也面臨家族傳承的風波與品牌混亂的困境。在美國出生長大的第三代顏榮慶,如何在27 歲回台後,面對語言隔閡、文化衝突與失控的通路?他選擇了一條非典型的「再創業」之路。
採訪/吳俊毅  圖/德泰法蘭西床、達志影像 58

家族共治篇3》
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
從接班到共治
旭榮的企業進化學:
以系統設計思維,讓傳承成為共創

為台灣家族企業傳承的百年困局,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提出的解法是:「共治」。他沒有依循傳統接班路徑,而是以創業者的敏銳與經營者的理性,在20 年間帶領旭榮營收大幅成長,建立起能兼容創辦人精神與現代治理制度的「共治架構」。
採訪/吳俊毅  圖/旭榮集團、達志影像  64

永續動能篇》
治理 × A I × ESG
家族企業以制度信任
開啟永續轉型

家族企業的世代傳承,不僅是權力交接,也是治理轉型的契機。站上「治理、AI、ESG」三重轉型交叉口,家族企業若要走得長久,必須從人治走向制度治理,建立對制度的信任,把合規成本轉化為永續動能。
採訪/吳俊毅 圖/資誠 (PwC)、達志影像 68

■名家專欄Opinion Column
告別鉅額罰款風險!
FinTech
百強提供優化解方
合規管理奠定企業永續
文/余建中 圖/余建中 12

【世界觀景窗 Perspective】
■經管關鍵曆 Calendar
立冬Beginning of Winter
文/黃泓嘉  16

■日韓前線 Japan & Korea Forecast
十年長牛未歇
日本不動產市場三大熱區全面起漲
自2013年起,在「安倍經濟學」的政策環境下,日本國內的股市與房地產價格總體呈現持續上漲趨勢,不僅僅出現在東京、大阪等大都會,部分非都會地區的不動產價格上升率甚至超越了都會區。
文/李世暉 圖/達志影像  18

■全球掃描 GLOBAL REVIEW
漂綠吞噬永續信任
碳揭露成為企業誠信的試金石

現今許多企業除了重視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 EPS),更積極追求ESG,亦即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 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其中,碳排減量不僅是環境保護面向的關鍵實踐,也是企業向外界彰顯實踐永續環保目標的指標之一。
文/ Louis Wei 圖/達志影像  24

■產業數據+1 Trend Info Level Up
2026 年全球鋁市將迎短缺

近期全球鋁價表現堅挺,從短期過剩逐步轉向短缺,背後是鋁市正在經歷關鍵的「再平衡」。根據美國銀行最新研究指出,今年(2025) 年全球鋁市仍將維持31.6 萬噸的過剩,但到2026 年這一格局將徹底反轉,預計將出現29.2萬噸的供應缺口,鋁價也有望在2026 年四季度攀升至3,000 美元/噸。
文/ CRIF 中華徵信所 圖/ CRIF 中華徵信所、達志影像 30

■設計力場 DESIGN INSIGHT
設計的下一個競爭力
從跨設計思考到設計語言協作

在上一期我們談到「設計思考」,不同的設計專業各擁有銳利視角,唯有取其優勢,避其盲點,才能透過跨域整合,打造出能夠回應複雜挑戰的最佳方案。然而,今日的挑戰遠比過去更複雜,僅靠單一設計工具已難以應付。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在不同專業語言之間切換、翻譯與編織的「跨設計思考」。設計者必須懂得調度平面、空間、服務、互動等多種設計語言,在衝突中找到共鳴,在差異中激發創新。
文/陳鼎翰 圖/陳鼎翰、達志影像 7

■創新LINE Innovation Line
從SEO到AIO
零點擊時代的品牌生存法則

自今年(2025) Google 推出AI Overviews 以來,生成式AI不再只是輔助搜尋的工具,而是逐漸成為消費者獲取資訊的主要入口。多項研究報告指出,消費者已不再依賴傳統的關鍵字搜尋,而是直接透過ChatGPT、Gemini、Perplexity 等AI 助理對話,要求提供「最佳選擇」或「專屬規劃」。消費者行為的轉變,讓過去依賴SEO 排名以獲取流量的品牌,面臨巨大的挑戰。
文/銀河互動網路領航員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78

 

■競爭優勢 COMPETITIVE ADVANTAGE
AI 時代下的地緣政治大國博弈
TikTok
美中協議背後的IP攻防戰

重點摘要:
1. 美國TikTok 的新架構是在地緣政治壓力下,所產生的「創新法律遵從解方」,亦即先將IP 獨立出來,再將商業營運方(BD TikTok US) 和資安方(USDS) 分離,在美中之間取得平衡。
2. TikTok 的問題不僅是商業糾紛,更牽涉美中兩國的技術政策與國家安全考量。
3. 在AI 時代與地緣政治大國博弈下,IP仍有其不可磨滅的重要性。

文/馮震宇 圖/達志影像 88

【人文視野 Humanities】

■經管電影院 Cinema
幸福經濟學
量化快樂的陷阱

幸福,曾是一種無法被定義、卻人人渴望的感覺。陽光灑在臉上的溫度、深夜獨處時的安靜、與他人對視的那一瞬理解。但當世界開始以數據治理、以效率思考,我們也學會為幸福打分。國家以指數排名,企業以滿意度評估,社群以讚數與追蹤數度量快樂。當演算法替我們挑選娛樂、科技預測情緒、制度保證穩定,我們似乎遠離不幸,卻也離真實更遠。人類試圖用理性掌控快樂,卻反而失去感受的能力。如果幸福能被設計,那還是真實的幸福嗎?在追求完美的世界裡,我們是否還記得,快樂其實也容得下「不完美」。

文/黃泓嘉 圖/ everett collection  96

■職場心理相談室 Counseling Corner
破解心理操控的五大防禦策略
面對職場PUA,見招拆招

你是否也在職場上聽過這些話?
「你的能力還差一點,所以我才對你比較嚴厲,這都是為你好。」
「你若不答應,好像很不給客戶面子,這樣會讓我很為難。」
如果這些話讓你感到不安,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你可能已經遭受到職場PUA 了!
文/史捷  圖/史捷、達志影像 100

■市場美學  Market Aesthetics
Discovering the Traditional Market
來迺菜市仔
走進高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時間彷彿流轉出兩種日常。清晨,魚肉蔬果老攤的叫賣聲,在木構屋頂下迴盪,空氣裡混雜著新鮮食材的氣息與老市場的溫度;午後,陽光灑落,年輕創業者接手,咖啡香、文創小物與台味下午茶的另類悠閒取代早市的喧囂。夜幕低垂,餐酒館亮起柔黃燈光,笑聲、鍋鏟聲與酒香交織,白天的傳統韻味與夜晚的微醺風景,讓鹽埕第一公有市場成為兼具傳統與創新的城市舞台。

文/編輯部 108

青銀共市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
文青再生的時光集市

鹽埕第一公有市場,位於高雄市鹽埕區大溝頂沿線, 自1948年創立以來,一度是當地最熱鬧的民生集散地。當年,攤販雲集、叫賣聲此起彼落,見證了鹽埕商圈的繁華歲月。然而,隨著時代更迭與商圈轉移,往日的市場人潮逐漸散去,如今僅剩少數堅守崗位的老輩攤商,守著一方熟悉的天地。
文.圖/編輯部 107

從早市魚攤到台味下午茶
「山壹旗魚食製所」傳承與創新

創立於1949 年的「山壹旗魚食製所」,至今已傳承至第四代,見證了高雄市場文化的變遷與台灣魚漿工藝的延續。攤主王鎮邦笑說,「山壹」這個名字其實源自曾祖父時代標魚用的商號,象徵著一脈相承的家族精神與品質的執著。
文.圖/編輯部 110

鹽埕第一公有市場內的「異獸魔都」
「空腹虫大酒家」用創意餐酒點亮傳統市場

走進高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一間僅有八個座位的小型餐酒館格外引人注目。「空腹虫大酒家」由李祖源與江明峰共同創辦,兩位年輕創業者在2020 年參與第二屆「青銀共市計畫」,決定將屬於夜生活的現代餐酒館引入傳統市場,讓市場在白天與夜晚之間展現截然不同的風貌。「空腹虫大酒家」以在地食材融入台味創意,打造出兼具懷舊與新潮的料理空間,成為鹽埕區最具話題性的市場新亮點。

文.圖/編輯部 112

■法官給孩子的50堂法律課  J U D G E C H I L D R E N & L E G A L C O L U M N
保護令和她的故事

今年颱風假特別的多。對大人而言,颱風假彷彿是突如其來的「意外假期」,偷得浮生半日閒。不過這份「悠閒」的程度與孩子的「成長階段」息息相關,當兒子還小時,颱風假意謂著幼兒園停課,整天困在家裡大眼瞪小眼,故事書與玩具都輪番上場了好幾遍,「小人」依舊精力旺盛,但大人的眼皮已越漸沉重,可真是甜蜜的負擔;長大後的颱風假,兒子懂得自己安排學校功課、睡到自然醒,大人也跟著忙裡偷閒,一樣的颱風假卻是不一樣的心情。
文/王子榮 圖/達志影像114

■觀點VIEW POINT
打造AI 學習型組織
蓄積企業創新動能
文/張寶誠  8

■編輯手記E D I T O R ' S D E S K
成為自己的修煉
文/楊毓馨 10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課程

資料讀取中...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資料讀取中...

購買這本書的人也同時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