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效性高、容易吸收瞭解、現場改善立即上手~基層主管必修課程 六十年來在日本長盛不衰的TWI,為日本創造出世界經濟強國的美譽,TWI的落實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近代基層幹部訓練肇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戰時生產局所推行的「督導人員廠內訓練」(Training Within Industry for Supervisors.簡稱為TWI)。戰後,美軍佔領日本,重建日本的政治、經濟,發現日本的技術勞動力的潛力極為深厚,但是缺乏有效的基層管理人員,於是乎引進本課程。日本除由政府大力推動外,日本企業界深深體會督導人員訓練的重要性,乃組織「日本產業訓練協會」來推動TWI。根據文獻研究,日本今日能創造世界經濟強國的美譽,TWI的落實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 在國內,一般企業選拔基層幹部多以「資深」和「技術」為考慮標準,但是「資深」和「技術優良」的人員不一定具備擔任基層幹部的要件,有時,反而會產生雙重的負效果 - 損失了一位優秀的員工,得到了一位不稱職的基層幹部,因此,本中心特別建構本課程,藉以實現企業界基層幹部管理能量、提昇工作效能。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17-1條規定,堆高機操作人員應接受每3年至少3小時之職業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
依據:「公共工程施工品質作業要點」第五點規定:取得品管人員結業證書逾四年者,應再取得最近四年內之回訓證明,始得擔任品管人員。依據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九月二十七日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工程管字第○九九○○三八八六九○號函修正『公共工程品質管理人員回訓大綱』回訓時數:每四年回訓總時數至少為三十六小時。 附註: 1.品管初訓證書證書字號若為 EE 開頭(即為本中心品管初訓學員),可享9折優惠。 2.或品管回訓證書字號有ER開頭合計72小時(含)以上,也可享9折優惠。
1.法令依據:依勞動部110年7月7日以勞職授字第11002028852號令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18條規定修正辦理。 2.急救人員應至少每三年接受3小時在職教育訓練。 3.全程參與者始發給『在職訓練證明書』並加蓋『在職訓練證明章』 4.參加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需提供原受訓職類結業證書或訓練證明文件影本
(一)中華民國112年6月21日修正公布之「消防法」第13條第7、8、9項。 (二)中華民國113年2月2日台內消字第11316004431號公佈之「防火管理人訓練與專業機構登錄及管理辦法」。 (三)中華民國113 年3月7 日台內消字第1131600900 號公告之「消防法第十三條第一項一定規模以上之建築物」。 (四)中華民國113 年 05 月 23 日內授消字第11316022012號「防火管理人訓練與專業機構登錄及管理辦法書表格式」。 (五)機構及場地登錄文號:內政部消防署中華民國113年7月3日內授消字第1131603018號函。
1.學科於夜間18:30-21:30上課;術科1日於日間8:00-16:30上課。 ※保留更改權利,以當天發放之課表為主。 2.訓後由本中心發給訓練「期滿證明」始得報考技術士技能檢定。 3.報考技術士技能檢定測驗費用另繳現金1820元、簡章50元、證照費160元。 4.術科操作地點於高雄市湖內區中正路二段542號辦理(近嘉南藥理大學)
上課日期:10/15、10/22、10/29、11/5(每周三) 在面對多元化且競爭強烈的市場中,想要提昇企業的競爭優勢與企業績效,如何掌握成功要訣及政策落實,特別規劃實務導向連鎖餐飲業店主管職能課程- 課程,讓資深店長、副店或新上任店長透過課程學習,當店長面臨到營業績效未能達成目標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問題,才能設計解決方案,透過實作演練從數據分析找出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使門市保持最佳的商店營運及創造最佳利潤,達到企業與員工間雙贏的效益,進而提昇企業之績效與競爭力。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屬職能導向課程品質認證 品質標章標號TFBT0019-16A(課程認證查詢 請至:http://icap.wda.gov.tw) *視訊採用Microsoft Teams,課前提供視訊網址。
本課程從生產系統架構展開,讓學員清楚生產機能的基本運作,讓學員對照自身企業,清楚工廠目前所處階段及未來發展方向,並且規劃未來企業自動化架構及步驟。 課程內容從工業4.0大架構展開至基本核心系統,ERP及MES,最後藉由實例研討練習如何規劃將ERP及MES導入企業。 課程藉由實務案例演練及影片達到學以致用效果。
GRI 準則於2018 年成為全世界永續報告之新標準,是目前最廣泛被使用與認可的永續性報告標準,要求企業組織針對營運活動以最高等級的標準進行揭露,不僅提供組織非財務性的通用語言,並兼顧上下游利害關係者,成為最多企業採用的準則。 幫助企業了解GRI、SASB、TCFD的基礎概念,同時帶入金管會的最新要求。 *針對特定主題與行業導入GRI準則架構與使用原則,藉由案例引導企業掌握ESG報告書架構,及瞭解如何揭露重大議題,並取得利害關係人關注。進而提升非財務資訊的揭露品質,強化內部永續管理機制與企業韌性。
本課程目的在介紹應用基本統計方法,進行產品製程或製造品質解析,並鑑別製程改善效果,強調統計方法在實務工作上的應用,依據分析數據的結論進行判斷並依此採取必要的措施。本課程亦可作為進行六標準差專案時,在衡量、分析及改善階段時的統計分析應用基礎工具。 課程內容包括敘述統計、數據分配、大樣本及小樣本之統計檢定。 <<課程須自備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