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配合政府最新消防法令規定,透過教育訓練積極培養各類場所防火管理人才,參與消防安全防護工作。 2.據84.8.11修訂之『消防法』第十三條及85.6.26修訂之『消防法施行細則』第十三、十四條規定:「一定規模以上共公眾使用建築物,應由管理權人,遴用防火管理人....」,防火管理人「...並需經省(市)、縣(市)消防機構或中央消防機構認可之專業機構講習訓練合格領書始得充任。前項講習不得少於12小時。」,每3年至少一次:依內政部消防署「(八十六)消署預字第八六0一六四三號」函核准辦理。
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規則第17條規定:雇主對擔任急救人員之勞工,應施以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
1.消防知識及火災預防(2小時) 2.消防防護計畫(2小時) 3.消防安全設備及防火避難設施(4小時) 4.員工教育與及衛消防編組訓練(3小時) 5.測驗(1小時) 共計1.5天 (第一天8:30-17:30,8小時;第二天8:30-12:30,4小時,合計12小時)
【訓練依據】內政部消防署112.6.21修正規定:依消防法第13條所稱一定規模以上之建築物,應由管理權人遴用防火管理人,責其訂定消防防護計畫,並依各該計畫執行有關防火管理上必要之業務,防火管理人應為場所之管理或監 督層次人員,並經主管機關或經中央主管機關登錄之專業機構施予一定時數之訓練,領有合格證書,始得充任;任職期間,並應定期接受複訓。前項講習訓練分為初訓及複訓。初訓合格後,每三年至少應接受複訓1次。第一項講習訓練時數,初訓不得少於12小時;複訓不得少於6小時,無正當理由不接受講習者,直轄市、縣(市)消防機關得通知管理權人限期改善。」【本課程依內政部113年2月2日台內消字第11316004431號函規定辦理】 ※課程時數計12小時,共上課2天(日間班) ※上課時間:第1天【白天 09:00~16:30 共6小時】;第2天【白天 09:00~16:30 共6小時】。 ※繳交資料:1.彩色相片2張(2吋)近3年內照片,2.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各1份。
「量測」為品質確認最基礎的工作,其結果也是代表產品品質的良窳。所以,經量測出來的數據就必須有可靠度。而校驗,正是確保量測數據可靠度的基本工具,經過一連串的比較鏈,訂定校驗週期、校驗數據判定等,為一系列的管理活動,本課程將引導制定管理機制及校正手法。
職場的人際互動非常多元,尤其是管理者在面對員工問題與跨部門立場不同的人際衝突,若沒有事前的預防、適時的協調溝通,非常容易造成員工間及跨部門間的『衝突』及『對立』,事後要花更多的時間處理而導致效能不彰,更嚴重的是造成組織執行力不佳的根本原因。 本課程期幫助主管建立適當的溝通、教導與諮詢技能,以降低因溝通不良或協調不夠的情況而造成管理上的困擾,甚至影響到組織正常的運作。使學員能夠了解衝突的本質,同時能於課後透過衝突管理的技巧提升組織績效,同時也可以妥善處理人際之間或者自我角色的壓力與衝突。
本課程主要針對總務基層人員職場或欲進入總務領域的人而設計,邀請具有總務、行政執行之實務經驗之講師,將重要理論基礎與實務經驗結合,並藉個案演練及實務演練,提升總務人員針對重要職能的執行管理能力。
本課程主要針對總務基層人員職場或欲進入總務領域的人而設計,邀請具有總務、行政執行之實務經驗之講師,將重要理論基礎與實務經驗結合,並藉個案演練及實務演練,提升總務人員針對重要職能的執行管理能力。 並將在最後一堂課程結束後,進行最終認證考試, 驗收成果。相信本課程可將提昇學習效果,並讓學習者具備總務行政人員關鍵技能,加值自我,成為傑出人才!
任何成熟的組織都難免會遭遇員工工作激情及滿意度下降的僵局,因為;組織上升的崗位有限、用於激勵員工的物質資源也不可能有顯著的提升,再加上每個員工崗位上的工作內容,在經年累月的熟悉下,也已經成為了千篇一律的例行公事。久而久之難免使得員工逐漸失去了新鮮感與期待,影響其工作士氣,甚至於導致績效下滑。此時,如果領導人仍以傳統的考核及監管方式帶領團隊,將使這種消極低靡的氛圍更加惡化。 其實;管理者可以學習更加活潑的領導力技術(工具),營造出充分交流、互相肯定的積極正向氛圍,讓員工在單調的工作之餘,可以感受到更多的人文關懷,也讓團隊增加更多的良性交流,營造出大家庭的感覺,逐步打造出『幸福團隊』。 此次課程,我們將介紹六種立即可以操作的領導力技術,並提供相應的實際輔助材料,強化管理者打造『幸福團隊』的信心。
在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社會結構中,企業主在事業創立初期全新投入事業的拓展,往往考慮將企業對外相關會計事務委外處理,即所謂的外帳;對內方以企業主的角度做內部帳務要求的處理;隨著企業經營的展開,內外帳往往形成二條平行線,內、外帳之間的關係連結差異性越來越大,又隨企業成長擴大,內、外帳處理的規模需求也隨之變多變複雜,若不確切清楚外帳真正在處理甚麼、怎麼處理,及內、外帳之間如何配合連結,如何達到內、外帳相輔相成效果,將讓會計作業事倍功半,甚至企業多繳了稅捐、罰金而影響股東之權益而得不償失。 會計人員透過帳務處理產出對內營運資訊上的報告,對外按照政府主管機關的規定處理稅務申報繳納等相關事宜,無論企業新舊、規模大小、賺錢賠錢都有此等對內控管、對外稅務等簡單與複雜程度不同功能上的需求;就會計本身而言,即是財會、成會及稅務會計的事務;若從應對的重點及會計人員配置角度,即產生有內、外帳不同重點功能的需求處理及整合運用。本課程即針對公司內帳和外帳帳務處理實務做說明講授。 課程時間 : 3/3及3/10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