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三十二條及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十條規定辦理,培訓從事屋頂作業之勞工,取得結業證書。 ----------------------------------------------------------------------------- ※學費申請退費需知: 一、手續費由「學員」吸收→溢繳費用、中途退訓、取消報名 二、手續費由「中心」吸收→不可抗力因素(天災)、招生不足課程取消 ?? 退費申請將依本中心既定流程處理,期間請勿重複查詢或催促,感謝您的耐心與配合!
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二十三條及職業安全衛生訓練規則第十一條規定,雇主對有機溶劑作業主管,應使其接受有害作業主管安全教育訓練。
一、 「保安監督制度」是指製造、儲存或處理公共危險物品達管制量30倍以上場所之業主應指定專人(即保安監督人),接受適當的講習訓練,依自身公共危險物品場所特性訂定「消防防災計畫」,並依據該防災計畫實施公共危險物品場所自主檢查、自衛消防編組演練、員工安全管理教育訓練、消防安全設備維護、防火避難設施及用火用電設備使用管理監督等,以保障該公共危險物品場所之安全。 二、 擔任「保安監督人」者,需為管理或監督層次以上之幹部,並經直轄市、縣(市)消防機關或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專業機構,施予24小時之訓練合格領有證書始得擔任,任職期間並應每3年接受複訓1次。 本課程依據消防法第15-6條及保安監督人與保安檢查員訓練專業機構登錄及管理辦法辦理。
(一)營建、政府採購、品質管理、環保及勞工安全衛生法規:36小時。
(二)工程圖說判識:8小時。
(三)工程材料檢測及判識:18小時。
(四)測量放樣:12小時。
(五)假設工程:10小時。
(六)工程施工管理:40小時。
(七)工程施工機具及工程施工技術:30小時。
(八)土方及地下基礎工程:18小時。
(九)工程結構:16小時。
(十)機電及設備:16小時。
(十一)契約規範:8小時。
(十二)職災案例之分析及預防:6小時。
(十三)工地治安:2小時。
依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11條規定:雇主對擔任有機溶劑作業,粉塵作業,特定化學物質作業,缺氧作業,鉛作業,四烷基鉛作業,高壓窒內作業,潛水作業等等作業主管之勞工,應於事前使其接受有害作業主管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1.爰遵行政院「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之規定,平時雇主僱用勞工人數在一百人以上之事業單位,應使擔任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者接受營造業甲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之訓練 2.自102年1月1日起,結訓改採電腦測驗,方可取得結業證書 ※【優惠折扣須知】※ 1.需於開課前三日完成匯款,並回傳匯款明細至本處確認。 2.報名二人以上者,需開立同一張發票,方享有此優惠。 3.優惠期間:自即日起~114年12月31日止。 ----------------------------------------------------------------------- ※學費申請退費需知: 一、手續費由「學員」吸收→溢繳費用、中途退訓、取消報名 二、手續費由「中心」吸收→不可抗力因素(天災)、招生不足課程取消 ?? 退費申請將依本中心既定流程處理,期間請勿重複查詢或催促,感謝您的耐心與配合!
臺中市政府為提升道路挖掘施工品質、減少施工災害頻率及加強其施工自主管理,推動「臺中市道路挖掘施工安全管理人員認證教育訓練」計畫,辦理相關認證訓練課程。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中階主管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他們需要優秀的領導能力和管理技巧,同時面臨著複雜的挑戰和機遇。然而,領導力的傳承和職涯發展成為了中階主管面臨的核心問題。 許多組織都面臨著領導力傳承的挑戰,即如何有效地將領導力傳遞給新一代的中階主管,並確保組織的領導力持續發展。同時,中階主管也需要思考自己的發展,如何提升個人能力和素養,實現職業生涯的成功和成就。 因此,我們設計了「領導力:經營階層傳承給中階主管的職涯智慧」課程,旨在幫助中階主管應對這些挑戰,提升領導能力、加強職涯發展規劃,並促進組織領導力的持續傳承和發展。 我們期待著與您一起,共同探索領導力傳承和職涯發展的新思維和新方法,實現個人和組織的共同成長與發展。無論您是剛剛步入職場的新人,還是已經在職場上積累豐富經驗的老手,這個課程都將為您帶來啟發和收穫。
疫情之下,線上購物與線上視頻,幾乎已成為閱聽大眾的資訊來源,與消費者的消費趨勢,因應而生的宅經濟,創造出許多的網紅與電商。然而,透過網際網路所獲取的利潤,仍具有稅務申報上的義務,例如:從網路影音平台所獲取的利潤,是否屬於個人海外所得?該如何申報?亦或是應該以公司名義收取獲益?透過本課程的分析,將進一步剖析網紅與電商的所得來源,並解析其適用的稅率與申報方式,以利納稅義務人正確申報稅賦。 *****本課程採用遠距教學(Microsoft Teams),課前提供視訊網址。*****
透過實際的財會案例分析,教導企業如何利用財務和會計工具來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並透通過實際案例,學習如何正確評估和應對財務挑戰,提高企業的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