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全程以多元化的體驗及桌遊與小組互動方式進行;強化學習認知。 2.全程以豐富實務案例及管理理論搭配;讓學習充份瞭解管理技巧。
課程由具有多年採購總務執行經驗之專業講師,教您採購合約管理的執行重點,從採購合約類型、詢價、議價、管理及爭議解決辦法,協助您了解與供應商之間的各項契約運用實務,有效提升採購總務人員之執行管理能力,更能強化企業的獲利能力! ??課程目標 學習到競標過程中的細節,如何執行正確的合約管理,以達到完整且合規的採購流程。
歐洲議會於2023年4月18日已正式批准了水泥、電力、肥料、鋼鐵(螺絲、螺帽、扣件)、鋁業等要課徵「碳關稅」,CBAM已從第四季2023年10月1日開始要求計算產品碳排量,並應於2024年1月31日前附上經國際認證機構查證的《CBAM報告》申報進口產品的含碳量,設有過渡期到2026年才開始課碳稅;現在企業搞不清楚《CBAM數據收集與計算表(6式)》該如何填報,第四季也未收集當下生產數據,2024年一月底前企業要如何完成申報碳排量?報多了進口商就會思考稅金成本問題尋找其他低碳供應商,高碳企業將會被踢出歐盟供應鏈,企業2023年第四季連該如何「含碳稅報價」都成問題。CBAM細則116頁與CBAM非歐盟設施指南266頁已於8月17日發佈,這些最新的重磅規則共同組合成《CBAM法典》,外銷歐盟的企業供應鏈不可不知。 經濟部統計第一波受歐盟CBAM碳關稅影響的企業有3500家,CBAM法典(條例、細則、指南)完全獨自建立一套計算範圍基準,不同於ISO14067及ISO14064-1,還細分到個別產品該計算什麼?在未來三年將有更多國家及更多產品類別要課碳關稅,2023年第四季報關歐盟的產品,2024年一月底前要協助歐盟進口商完成《CBAM碳排計算與報告》 *****本課程採用實體+遠距同步進行,開課時會與您確認上課方式,視訊採用Microsoft Teams,課前提供視訊網址。*****
上課日期:05/27、28、29(二三四) 隨著全球極端氣候與人為活動造成氣溫持續上升導致暴雨、颶風及熱浪等危害人類生命與環境生態,由英國政府於 2001 年所成立的 Carbon Trust 推出碳足跡產品減量標籤(Carbon Reduction Label)成為全球碳管理關注焦點。產品碳足跡生命週期於產品從原料採集到製造、包裝、行銷、消費者使用及生命終結處理的過程。本課程培訓國際標準組織公告 ISO 14067:2018 產品碳足跡主導查證員深入條文細節與查證各階段碳排放統計完整性及盤查量化數據一致性,並應用生命週期評估(LCA)資料庫平台計算由原物料取得至最終處置案例(金屬、石化產品、科技產品及民生用品等等),依據 PDCA 管理循環流程查證符合 ISO 14067:2018 國際標準要求及不符合缺失判定多元情境演練, 訓練國際級產品碳足跡查證專業人才及提升企業組織永續發展碳管理競爭優勢。 **學員請自備筆電** *****本課程採用實體+遠距同步進行,開課時會與您確認上課方式,視訊採用Microsoft Teams,課前提供視訊網址。*****
7S是為了改善企業的體質,也是實現「完全生產」目標的必要手段。成為顧客喜歡下單的企業,由於口碑相傳,會有很多人來工廠參觀學習,可降低不必要的材料以及工治具的浪費,可形成令人滿意的工作場所,程序穩定、品質可靠、成本下降,具備市場競爭力。養成降低成本習慣,加強作業人員,減少浪費意識的好教育。
本課程旨在提升業務人員的感性銷售溝通技巧,幫助他們在銷售過程中更好地與客戶建立情感聯繫,從而提升銷售業績。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和實戰演練,學員將掌握在不同銷售場景下的情感溝通技巧,從而增強客戶信任感並促成銷售。
本課程針對已有基礎的外貿從業者設計,旨在提升學員在商務環境中的雙語寫作能力。課程內容涵蓋避免常見錯誤的自然寫作法、電子郵件各部分的寫作技巧以及使用語氣的技巧。通過實例分析和實踐練習,學員將學會如何在不同的商務情境中撰寫得體、清晰且有效的雙語電子郵件和其他商務文件。
您是否在行銷規劃和文案寫作上遇到瓶頸?這門課程是為提升行銷效能而設計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從企劃原則到市場定位技巧,再到運用最夯的AI工具提升創意產出,一步步帶您掌握關鍵技術。同時,我們將教您如何有效分配預算並科學評估行銷成效,助您做出明智決策。立即報名,學會打造高效行銷策略,讓您的品牌價值快速倍增! 課程效益 1、學員將有能力持續創新,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帶動,吸引目標客戶。 2、學員將能夠運用最新的人工智慧工具和技術,提高行銷的準確性和準確性。 3、學員將能夠應用AI技術來解決實際的行銷挑戰,提高客戶參與度和忠誠度。 **請自備筆電以利上課操作**
依勞動部訂定發布「營造作業人員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核發臺灣職安卡作業要點」, 辦理營造作業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6小時課程,並經測驗合格後核發的教育訓練證明。
員工到職之後,除了每月定期薪資給付之外,依法投保勞保、健保、勞退與可能產生的二代健保,以及每年的各類所得扣繳申報,都是雇主的責任,由於雇主是各類所得扣繳與申報義務人,亦是勞健保與二代健保的扣費義務人,因此,雇主的責任非常之大,一個不留意就可能產生罰則;再者,若雇主違法低報勞健保,甚至漏報二代健保的話,主管機關均可透過扣繳申報資料與投保資料的比對,掌握雇主的違法事證,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