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1月,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 26)上,100多個國家重新訂出限溫目標,一紙《格拉斯哥氣候協議》(Glasgow Climate Pact),更宣示2030年全球要減碳45%。「減碳」成為各國共同努力的目標,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 ESG)所代表的永續行動,也正式邁入新紀元,躍升全球熱議的焦點。 請學員攜帶筆電 <<測驗合格授予證書>>
上課日期:4/23(四)、4/24(五) ,共12小時 1.探索AI如何成為新創與研發團隊的行銷加速器,掌握品牌國際化的核心策略。 2.學習運用ChatGPT、Midjourney等AI工具,快速打造具故事力的品牌溝通主軸。 3.透過AI圖像與影音生成技術,將技術成果轉化為市場能理解的創新行銷素材。 4.實作智能修圖、品牌風格複製與多版本素材測試,打造高轉化率廣告。 5.結合AI數據分析與決策技術,從市場洞察到投資簡報全面升級。 *****自備筆電 *****本課程採用實體+遠距同步進行,開課時會與您確認上課方式,視訊採用Microsoft Teams,課前提供視訊網址,實體課程:學員自備筆電*****
綠色採購,供應商管理到供應鏈管理,在進而提升到價值鏈管理,採購扮演一個安內攘外的重要地位。打通供應鏈,貫徹Scope-III,各個環節的節能減碳,以減量與循環經濟建構供應鏈上整體的ESG文化的貫徹。本課程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以案例來引導ESG綠色採購的突破,為企業邁入永續的最佳標竿學習課程。
??此為兩日課程,上課日期:4/23(四)、4/30(四) ?? 企業碳盤查導入與數位應用實作班 ?? 啟動企業碳管理,讓碳盤查更快、更準、更智慧! 從 ISO 14064-1 標準 到 數位化應用實務,全面掌握企業碳盤查導入關鍵! 在 ESG 與淨零轉型浪潮下,企業需要的不只是「碳盤查」, 更需要能夠 落地執行、有效管理的行動力。 本課程以 ISO 14064-1 為核心架構,結合 數位化碳盤查工具與實務演練, 帶領學員從 邊界界定、排放源鑑別、活動數據蒐集 到 排放清冊產出, 完整掌握碳盤查流程,打造企業自主推動能力。 為協助企業加速 低碳與智慧雙軸轉型、降低盤查執行技術門檻, 課程設計採三階段學習路徑: 1?? 溫室氣體盤查標準與流程簡介 2?? 導入數位化 ISO 14064-1 碳盤協作工具 3?? 實務人機協作演練 透過實務操作與案例應用,學員將能有效產出??排放源鑑別表、排放清冊...等核心文件, 並轉化為企業日後持續盤查與減碳的實務基礎。 ? 課程亮點 ??手把手教學操作數位化溫盤工具 ??每位學員皆可獲得專屬實作版本 ??確保課後能自主啟動並主導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專案 ?? 貼心提醒 請學員自備筆電參訓,Office 版本建議使用 Office 2019 以上版本, 以利系統操作與實作演練順利進行。
全球氣候遽變日益嚴重,各國政府企業關注碳排放議題,ISO組織公布ISO 14068溫室氣體碳中和標準,內容包括碳中和承諾與主題的選擇及其範圍、碳中和管理計畫與溫室氣體減排、及碳中和報告與碳中和主張及組織於查證活動中的責任等之要求事項與附錄指引,引領政府單位與國際品牌陸續要求供應商共同邁向完成ISO 14068碳中和查證新指標。本課程培訓企業組織與專業人才建立ISO 14068碳中和內部查驗員專業查證能力符合碳中和國際標準要求,提升企業組織永續發展碳管理競爭優勢與加速引領企業邁向2050淨零排放里程碑 *請備筆電上課 *****本課程採用實體+遠距同步進行,開課時會與您確認上課方式,視訊採用Microsoft Teams,課前提供視訊網址。*****
本課程詳解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2015年版所有條文,幫助公司環境管理及相關人員,熟悉此系統的標準內容,以推動公司環境管理活動,降低企業營運過程中造成環境的衝擊,創造環境保護成效,使參與課程人員結束課程之後,回到公司或組織之後仍可以藉由演練工具進行這些議題的推行。 ??必須具備:環保法規能力??
量測目的在決定受測物的特性(值),以提供客觀的決策依據。任一量測值之呈現需經由人員、標準器/儀器設備、環境、操作作業與時間等因素決定;因此量測結果(值)除伴隨量測不確定度外,且受制於各項操作條件的影響而對量測結果衍生不同程度的風險效應。藉由量測系統分析來降低變異,以作為衡量檢測、驗證作業過程品質的基礎,及衍生應用的可用性。 課程中不刻意介紹艱深繁雜的統計公式,以實例搭配Excel 或Minitab統計軟體演練讓學員掌握其用法,並能實際用於持續改進量測品質。 **學員請自備筆電**
隨著市場需求趨勢快速變動,「少量多樣」的訂單型態已成為製造業常態,傳統大量單一的生產方式已不足以應對客戶需求。 價值流分析(Value Stream Mapping, VSM) 是精實管理的核心工具,能幫助企業看清從訂單到交付的整體流程,找出瓶頸與浪費,進而規劃改善藍圖。搭配 混線生產機制,企業能在不增加過多成本的前提下,有效因應多品種、小批量的彈性需求。 本課程將結合理論與案例討,協助學員掌握價值流分析的方法,理解如何建立符合自身產業的少量多樣混線生產機制,達到效率與彈性的再提升。
流程圖是分析產線問題基本工具,本課程透過理論搭配案例加上游戲的方式,讓同仁了解各種流程圖的類型並如何應用
目前許多企業推行知識管理,常認為只要有系統導入就能解決知識管理的問題,但這樣的誤解往往造成企業最後無功而返。知識生產的目的在於”知識應用”如何促成知識生產者與應用者之間的密切交流與整合,為知識創新環境中重要的一環,除了系統外,還必須要與企業策略、文化與作業流程連結,才能真正發揮知識管理的價值,透過本課程的說明,同時搭配實務個案與趨勢發展,以使學員對知識管理有基礎的認知概念,並了解如何協助組織進行內部的推動,發揮知識管理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