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練學(Coaching)在國際上發展已有超過20年的歷史,教練技術是透過開放和相容的體系來廣納人類思考的智慧結晶,如心理學、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學、企業經營管理學等學問。透過目標釐清與實踐使受教者更能提昇自我,不論在自我探索、職場關係、人我關係、企業領導與非營利組織的發展上都有許多成功的實例。 本課程旨在協助學員將基礎「教練」技能帶入組織實際的領導與管理中,進而帶動部屬意願及行為改變以促進組織目標之達成。 ●課程特色: 1.係讓學員體認在劇變的環境下,主管角色轉換及領導方式改變之重要性 2.透過影片欣賞、個案分享、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方式引導主管調整領導思維。 ●十大管理職能:http://edu.cpc.org.tw/classcategorygroup/content/12 (歡迎上網查詢) 本課程隸屬於[十大管理職能]之「領導力」職能構面,此系列課程皆以實務應用為導向,期引導學員將課堂學習與職場運用連結,課程進行採引導式教學、雙向溝通、小組/團體討論與實務演練等高效學習方式,以協助學員落實相關運用手法在工作上。
ISO 9001是國際上通用的品質管理系統(QMS)認證標準,也是所有系統中最基礎的,在企業中,ISO 9001是不可或缺的 ISO國際認證之一,透過我們的課程,您可快速了解 ISO 9001的條文要求以及內部稽核流程,更能取得 ISO 9001:2015內部稽核人員訓練證書,此證書可作為第三方外部稽核單位所查核的訓練證明。 <<測驗合格授予證書>>
[上課日期:2026/5/6(三)、5/13(三)、5/20(三)、5/27(三) ] 中國生產力中心於1999年起,蟬聯JITA(日本產業訓練協會)獨家授權「MTP管理課程的訓練與中文教材出版」,全新【第13次修訂版】於2019年1月起正式在台上市! 自1957年以來,MTP課程歷經平均每五年修編一次,完整性最高,產業適行最強,是經得起時代考驗的一套管理課程,素有「Mini-MBA」之稱。在日本,超過90%的上市、上櫃公司的中高階主管皆受過MTP課程專業訓練,在亞洲累計已超過數百萬人接受MTP培訓。 MTP課程在台灣已成功深耕近20年,深受企業界好評,接受過本訓練的標竿企業主管,已超過5萬名,被尊崇為最完整、產業適應性最高的企業主管必修課程,對企業界的貢獻有口皆碑。 ●結業證書 : 1.參加學員缺課未超過4小時者, 由本中心頒予MTP結業證書(經日本JITA授權由中國生產力中心具名) 2.本中心為 "經濟部終身學習護照" 訓練機構 核章單位 ●本課程另提供【企業內訓】,歡迎洽詢課程連絡人~~
一般人習慣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被動模式來過日子,透過練習,你也可以掌握工作效能的主導權。 ??課程目標 透過工具了解有效的溝通方式,掌握溝通對象、提升工作效能。 ??課程效益 排除力不從心的不良習慣與舊模式,透過溝通,轉化繁雜事務為行動量、把關係變成人脈,讓貴人找上門!
1)綜觀管理思想的演變,二十一世紀最知名的管理觀念之一,莫過於「學習型組織」。而管理大師彼得‧聖吉(Peter Senge)1990 年的經典作品《第五項修練》更掀起了全球的學習革命,從政府部門(荷蘭、新加坡政府)到企業(AT&T、英代爾、福特汽車等)都紛紛推行這五項的修練。學習型組織在現今的社會最簡單的莫過於讀書會的組織、而 Facebook、Instagram、Line、微信、WhatsApp 更是當今使用最多的主流社交媒體、這也是現在的人這麼聰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2)然而、現今的公司行號、除了建構 ERP 系統以外、不外乎靠著管理報告(週報/月報/日報/專案管理/ERP 管理報表,,)做 360 度的溝通、才使的企業或組織能夠順利運作、運籌帷幄。您可曾想過、企業或組織在開會或報告時、當事人的管理報告(如上)、往往其他部門的人(或主管)很難一下子看得懂、這也造成當事人揭露的資訊或努力的成果無法有效地傳遞給其他部門或高階主管、著實可惜。 3)俗語說、文不如字、字不如表、表不如圖。而敘述性的管理報告(文或字)、是一般最常見的表達、但也往往造成開會聆聽者(或主管)或閱讀者的困擾。 4)許多資料(有些是 ERP 的原始資料、有些是自己的筆記、甘特圖,,,)會讓當事人或閱讀者(主管或高階主管)除了造成閱讀障礙以外、也常常會讓人沉溺在繁瑣的數字叢林裡、更別談論數字背後的弦外之音。 5)本課程在協助學員或管理者(如 Leader、主管、高階主管)在有限報告篇幅下、如何運用巨觀與宏觀的思維來彙整這得來不易的寶貴資訊、並提綱挈領言簡意賅的傳遞各營運單位重要的訊息與努力的成果。
六標準差,又稱六西格瑪或6 sigma,是一商業管理之戰略模式。六標準差最初於1986年由摩托羅拉創立,後來由於通用電氣執行長Jack Welch的推廣。六西格瑪於1995年成為通用電氣的核心管理思想,現在則被廣泛應用於很多行業中。六標準差是透過消除引起缺陷的流程來提高產品品質,降低生產中和商業流程中的變化程度。每個六標準差項目都有具體之系統化步驟。六標準差是來自於生產方面之方法,此法可衡量產品中無缺陷產品的百分比。達到六個標準差是指生產的產品中,有99.99966%的產品是沒有品質問題的(即一百萬個產品之中只有3.4個缺陷)。 六標準差是源自於生產製造的方法論,六標準差各階段項目都有其系統化的步驟,整合眾多的品管手法,並應用在不同的階段中。六標準差是藉由分析了解流程中的變異;因流程的變異過大造成產品或服務上的缺點(陷),針對變異過大的流程進行界定(D)、衡量(M)、分析(A)、改善(I)及控制(C)等,並在各階段中應用多種品管手法進行分析、改善及監控,降低或消除流程中的變異所導致產品或服務的缺點(陷),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品質。達到六標準差的標準是指在產品或服務上,其品質水準須是達到99.99966%(此即一百萬個產品或服務之中僅有3.4個缺點或缺陷),此亦即是希望產品或服務能達到零缺點。
專案的生命週期中,涵蓋了專案的起始、規劃、執行、監控與結束等階段。其中,「規劃」階段在專案管理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關鍵角色。 規劃內容的良窳攸關專案的成敗,範圍、時間與成本等項知識產出物,更是專案管理過程維繫專案運作的來源基準,也是後續執行與監控階段中,最重要的參照準則。 本課程將以專案實際運作的生命週期,探討規劃階段中所需關注的焦點,藉由交流互動的學習過程中,體悟專案規劃階段之管理應用精隨,讓專案在明確的範圍、時間與成本的基準,呈現專案的整體韻律,達到有效管控。 ●課程特色: 本系列課程是依據參與專案的層級及階段性作規劃,注重實務應用的內容及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分為『初階、進階及高階』共計5門課程,透過『案例分享、分組討論、解說及練習等』引導式教學手法,以提升學員在專案規劃、執行與管理應用等的技巧並藉以落實運用在工作上。 ●相關查詢 https://edu.cpc.org.tw/classcategory/content/172 (專案管理實戰系列) http://edu.cpc.org.tw/classcategorygroup/content/12 (十大管理職能系列)
「量測」為品質確認最基礎的工作,其結果也是代表產品品質的良窳。所以,經量測出來的數據就必須有可靠度。而校驗,正是確保量測數據可靠度的基本工具,經過一連串的比較鏈,訂定校驗週期、校驗數據判定等,為一系列的管理活動,本課程將引導制定管理機制及校正手法。
即效性高、容易吸收瞭解、現場改善立即上手~基層主管必修課程 六十年來在日本長盛不衰的TWI,為日本創造出世界經濟強國的美譽,TWI的落實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近代基層幹部訓練肇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戰時生產局所推行的「督導人員廠內訓練」(Training Within Industry for Supervisors.簡稱為TWI)。戰後,美軍佔領日本,重建日本的政治、經濟,發現日本的技術勞動力的潛力極為深厚,但是缺乏有效的基層管理人員,於是乎引進本課程。日本除由政府大力推動外,日本企業界深深體會督導人員訓練的重要性,乃組織「日本產業訓練協會」來推動TWI。根據文獻研究,日本今日能創造世界經濟強國的美譽,TWI的落實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 在國內,一般企業選拔基層幹部多以「資深」和「技術」為考慮標準,但是「資深」和「技術優良」的人員不一定具備擔任基層幹部的要件,有時,反而會產生雙重的負效果 - 損失了一位優秀的員工,得到了一位不稱職的基層幹部,因此,本中心特別建構本課程,藉以實現企業界基層幹部管理能量、提昇工作效能。
全球氣候變遷已成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永續發展及碳管理已成為各國政府及企業積極關注的議題,ISO國際組織於2023年底公布ISO 14068-1溫室氣體碳中和標準,為實現及展示碳中和提出了標準化的方法。內容包括碳中和承諾與主體的選擇及其邊界、碳中和管理計畫、溫室氣體減排的量化及碳中和報告與碳中和主張。本課程專注在學員認識標準的要求後,在組織建置與推動與落實碳中和後順利進行內部查證活動,透過內部查證以了解企業落實程度。 <<測驗合格授予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