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課程從品質管理機能展開,讓學員系統化瞭解品保系統的運作過程中,如何確保品質,執行品質的日常運作管理。並從Q.C七大手法中學習如何運用QC手法來進行製程改善和品質的管控技巧.改善手法以及學習品質改善小組的運作模式...等等。
使學員了解食品相關設廠需要了解的食品安全法規與用意,並依食品安全法規作業。從新工廠規畫到建置到新廠建置完成後應注意事項。 中小型食品工廠在新建廠區上經常發生的問題是動線不良、建設前規劃不完整、設備處理能力未達預期效能、規劃時未找專門人員加入協調及討論,造成事後還要花費相當的成本才能再做好改善,一開始即能考量食品安全法規等,並依食品安全法規作業,此課程讓你可以了解整個工廠設置應注意事項已減省不必要設置成本。 依新工廠規劃一般可分三個時期之規劃: 1.新廠房建設前期之規劃。 2.新廠房建設中期應注意事項。 3.新廠房後期建設完成應注意事項。
隨著全球暖化加劇,我國與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推動減碳相關法規及標準,都顯示著氣候變遷已成為全球所需要面臨的重要挑戰。ISO組織於2018年正式公告制定ISO 14067標準,以生命週期架構進行產品與服務之碳足跡量化。ISO 14067產品碳足跡標準適用於各類產品、工程、建築或服務,企業可透過產品類別規則(PCR)與碳足跡量化計算,協助企業依循著產品之生命週期的基礎,從原料的提取和加工、製造、配銷,到產品使用階段和廢棄處理階段,掌握其碳排放量,並從中尋找減碳及降低成本的機會,從而塑造產品差異化及提升企業綠色形象。
ISO 14971:2019(Medical devices-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to medical devices,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之風險績效管理指引),為ISO 13485 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之風險工具之一。是將風險管理應用於醫療設備整個生命週期的國際標準,規定了管理醫療設備相關的風險術語、原理和過程,包括醫療設備軟件(SaMD)和體外診斷(IVD)醫療產品。
本課程目的在介紹應用基本統計方法,進行產品製程或製造品質解析,並鑑別製程改善效果,強調統計方法在實務工作上的應用,依據分析數據的結論進行判斷並依此採取必要的措施。本課程亦可作為進行六標準差專案時,在衡量、分析及改善階段時的統計分析應用基礎工具。 課程內容包括敘述統計、數據分配、大樣本及小樣本之統計檢定。 <<課程須自備筆電>>
近年來無論是政府、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等營運實體,都主動或被動地關注著ESG(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社會、Governance公司治理)相關議題。 面對這種動態發展的議題,及全球高度不穩定的環境,這些異常狀態有可能增加公司的責任風險,影響未來的獲利能力。過去一年多來,從Covid -19疫情及俄烏戰爭觀察到,ESG風險對於企業營運是相互關聯且具有即時性的影響。 企業面對ESG的三大挑戰,法遵方面、資金方面、人員方面。 不同規模、產業和發展階段的企業,都要針對ESG的挑戰與機會擬定對策,以保持競爭力、符合利害關係人的期望,以連結到投資回報。企業無論是降低、減緩、移轉或是防範風險方面,或是面臨必須將風險路徑揭露及符合公開透明的規則下,企業都必須將風險管理部門或功能納入在ESG的策略部署中。企業ESG風險的衝擊,可以利用風險管理的原則規劃因應策略。 *****本課程採用實體+遠距同步進行,開課時會與您確認上課方式,視訊採用Microsoft Teams,課前提供視訊網址。*****
如果品質(Quality)是滿足需求的程度,為了確保產品品質就必須先確實掌握需求;如果品質保証(QA)是提供品質需求可獲得滿足的信心,那麼信心從何而來、又該如何建立信心,就成了產品品質保証的關鍵。本課程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品質管理系統(ISO 9001)的要求條款切入,介紹如何將品質管理系統需求條款轉化為產品品質保証實務行動的作法。 驗証(Verification)與確認(Validation)的觀念與實踐適用於研發產品品質或生產品質的所有品質要素,例如功能﹝轉速、輸出功率、解析度、頻寬…﹞、安全、不良率…等等,本課程內容以顧客滿意之流程導向管理模式 ─ Waterfall Model為軸、產品的時間品質 ─ 可靠度﹝壽命﹞為例,系統化介紹分析驗證、試驗驗證與確認,以及驗證成果管理之實務作法,並輔以實例介紹各項驗證技術的執行目標與成果要求。
專案簡報與製作規劃,不僅只是業務或企劃的工作,幾乎是職場上任何職務都必須經歷的能力,卻往往因為缺乏專業的課程訓練與培育,以致於造成提案初衷之創意甚佳,但因溝通欠缺說服力、肢體語言自信心不足、內容製作不吸引人,最後導致簡報失敗,無法成功說服客戶或主管接受優質提案,這不僅影響個人績效表現,更會讓企業因此錯失良好的策略提案。 *****本課程採用實體+遠距同步進行,開課時會與您確認上課方式,視訊採用Microsoft Teams,課前提供視訊網址。*****
依保安監督人與保安檢查員訓練專業機構登錄及管理辦法第8條規定,取得保安監督人或保安檢查員資格者,應自初訓結束之日起,每三年至少接受複訓一次。 1.危險物品管理實務探討 2.危險物品處理作業基準 3.危險物品安全管理對策 4.消防防災計畫之說明及檢討
依消防法第13條第1項規定,一定規模以上建築物,應由管理權人,遴用防火管理人…」,第5項規定,非屬集合住宅之地面樓層達十一層以上建築物、地下建築物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建築物,其管理權有分屬情形者,各管理權人應協議遴用共同防火管理人,…」基此,防火管理人或共同防火管理人二者之職責相同,所受訓練並無區別。 防火管理人訓練與專業機構登錄及管理辦法第2條防火管理人或共同防火管理人應經主管機關或中央主管機關登錄之專業機構施予訓練,領有防火管理人訓練合格證書,始得充任。前項講習訓練分為初訓及複訓。初訓合格後,每3年至少應接受複訓一次。訓練時數,初訓不得少於12小時;複訓不得少於6小時。」 本課程依內政部113年2月2日台內消字第11316004431號函規定辦理。 課程時間:0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