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第17-1條規定,堆高機操作人員應接受每3年至少3小時之職業安全衛生在職教育訓練。
‧全方位績效考核自動化解決方案:結合Power Query、Excel公式函數與VBA,提供完整的績效考核自動化流程設計,涵蓋數據收集、處理、計算、報表生成與發送。 ‧即學即用:每堂課都包含實作練習,學員能夠即時將學到的技能應用於工作中。 ‧AI輔助學習:利用ChatGPT作為學習助手,即時解決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升學習效率。
本課程依1130202內政部令-防火管理人訓練與專業機構登錄及管理辦法第2至5條規定辦理。 防火管理人或共同防火管理人(以下簡稱防火管理人)應經主管機關或中央主管機關登錄之專業機構施予訓練,領有防火管理人訓練合格證書,始得充任。主管機關施予防火管理人訓練,分為初訓及複訓。經初訓領有合格證書者,取得防火管理人資格。前項講習訓練分為初訓及複訓。初訓合格後,每3年至少應接受複訓一次。訓練時數,初訓不得少於12小時;複訓不得少於6小時,證書逾期須重新上初訓。 且『消防法』第40條規定:「一定規模以上之建築物且供營業使用場所,違反第13條第1項規定…..,處其管理權人新臺幣2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得連續處罰。」 自115年1月1日起防火管理人/保安監督人/保安檢查員證書逾3年有效期間須重新上初訓。
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reenhouse Gas Protocol, GHG Protocol)是由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和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共同發起的一項全球性倡議行動,旨在為企業、政府及其他組織提供一套國際公認的溫室氣體會計與報告標準。 自1998年倡議以來,GHG Protocol已成為全球企業進行溫室氣體排放盤查和報告的權威參考依據。透過標準化的方法和準則,GHG Protocol不僅有助於提高企業排放數據的透明度和一致性,還能協助企業制定有效的減排策略,並參與自願性或強制性的溫室氣體減排項目。 GHG Protocol的主要內容、ISO14064-1:2018規範與GHG Protocol的差異點,並提供企業實施溫室氣體盤查的具體步驟和建議,GHG Protocol(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作?全球溫室氣體計算核心標準,它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方法和框架GHG Protocol通過劃分範疇1(直接排放)、範疇2(間接排放)和範疇3(其他間接排放),幫助企業更全面地掌握碳管理能力和?排成效! 學習效益 1.深入淺出的解析 GHG Protocol 準則及不同會計方法。 2.選擇適合企業特性的計算方法計算企業排放量 3.價值鏈資料收集及排放核算 (針對ISO14064-1企業迴避價值鏈之困境!) ***本課程提供實體上課與遠距同步教學兩種方式,請於報名時選擇適合您的上課方式。遠距課程將使用Microsoft Teams平台,開課前會提供視訊連結。為尊重智慧財產權,課堂中請勿錄音或錄影。*** 【特別提醒】 若申請政府補助,建議選擇實體上課,以符合相關規定。 請攜帶筆電。
1.報名需檢附原證書影本。 2.全程參與者始發給『在職訓練證明書』並加蓋『在職訓練證明章』 3.請注意!本課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乙級技術士證者於100人以上之公司擔任管理員及營造業甲、乙、丙種業務主管結業證書】請勿報名
講師簡介:葉力天 顧問 上課時間:114年三梯:?3/14(五)、?6/11(三)、?10/24(五),9:30~16:30,共6小時 1_對下溝通,如何「因人而異」? (1)部屬類型。 (2)不同心態的部屬。 2_平行溝通,如何圓潤協商? 3_調整說話表達方式,從人性去說話溝通。 4_難以溝通的個案,如何處理?
本課程可了解量規儀器校驗的基本原則、量規儀器校驗的實施技巧、量測系統分析及管理要點、器具測定之使用與設定方法等。
依據:「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作業要點」第五點規定:取得品管人員結業證書逾四年者,應再取得最近四年內之回訓證明,始得擔任品管人員。依據『公共工程品質管理人員回訓大綱』回訓時數:每四年回訓總時數至少為36小時;98年5月1日修正:回訓課程以三十六小時為一單元課程,自九十九年一月一日起實施。 附註: 品管初訓證書證書字號若為 EE 開頭(即為本中心品管初訓學員),可享9折優惠。
本課程從工廠運作展開,讓學員清楚工廠佈置與工廠運作的密切關係。並清楚工廠佈置如何實施及實務上如何運作,最後如何將自動化導入工廠,成為一個有效能的工廠。課程藉由實務案例演練及影片達到學以致用效果
生產製造業,實務上對於生產製程進行調整的決定通常是借助量測設備,以所得到量測數據為基礎計算出的統計值,與生產製程的管制規格範圍進行比較。若在製程中所取得的統計值已超出統計管制範圍,則製程需進行某種程度調整。若因量測設備的因素造成所得到量測資料品質較低,則取得數據所得效益可能會較,反之亦然。 MSA的目的是強調在量測每一個零件時其數據讀值均能夠重複與再現。量測系統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簡稱MSA),主要目的在於分析量測設備之重複性與再現性之差異、及偏移、穩定性、線性等。 重複性:一個量測人員,採用相同量測儀器,多次量測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時 獲得的量測值差異。 再現性:不同的量測人員,採用相同的量測儀器,量測同一零件特性時與其它 量測人員所得量測值的差異 偏移:是測量結果的觀測平均值與基準值的偏差程度。 穩定性:是測量系統在某持續時間內測量同一基準或零件的單一特性時,獲 得的量測值總變異。 線性:是在量具預期的工作量測範圍內,與標準件的差異。 (註:學員需具Excel 操作能力及自備筆記型電腦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