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駕馭 ESG 數據》情境解析 ❌ 法規趨勢 ❌ 行動計畫,專為永續管理設計的實戰工具書。
響應永續閱讀|上市各大電子書平台歡迎選購(陸續上架)
《駕馭 ESG 數據》
情境解析 ❌ 法規趨勢 ❌ 行動計畫
專為永續管理設計的實戰工具書
從數據到行動,解鎖企業永續發展的決勝關鍵。臺灣法規與國際市場的趨勢逐漸朝向更高的 ESG 要求,企業必須主動採取行動,建立完善的 ESG 數據管理體系,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根據資料顯示,ESG 表現較佳的企業,組織績效也明顯高於 ESG 表現較差的企業。然而,有效的 ESG 數據管理需要企業大量資源及專業人才,並且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法規與標準也各不相同,因此企業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和成本來面對這些變化。
本書作者雪莉.馬德拉是永續發展領域的傑出思想領袖,她深知企業面對永續轉型上的各種挑戰。精心設計架構,帶領讀者從 0 到 1 認識永續發展數據。介紹我們該如何在正確的時間運用合適的數據,同時也介紹什麼是領導者該注重的數據?什麼是投資者會在意的資料?以及如何因應資訊揭露及監管要求快速變動的現況。
全方位認識永續發展數據,幫助組織在面對未來挑戰時,具備更充分的分析和決策能力。這不僅有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也能夠為社會和環境帶來積極的影響。借助數據,永續發展可以成為企業成功的催化劑,並且使你的組織為減緩全球暖化貢獻一己之力。
專業推薦 (按姓名筆畫排序)
👍金全益股份有限公司 王義方 董事長
👍中研院環變中心 林木興 博士後研究學者
👍揚秦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卓靖倫 董事長
👍國立臺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戴敏育 教授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簡又新 董事長
.png)
《駕馭 ESG 數據》
情境解析 ❌ 法規趨勢 ❌ 行動計畫
專為永續管理設計的實戰工具書
(17cm×23cm)
目 錄
出版緣起
推薦序
致謝
圖表清單
1 為什麼永續發展數據對組織領導者很重要?
成為一個永續發展的組織很重要嗎?
什麼是 ESG?
永續發展數據是董事會應該重視的議題嗎?
為什麼永續發展數據對一個組織來說很重要?
參考文獻
2 永續發展數據的ABC情境
使用情境一:取得營運資本
使用情境二:擴張業務並提高效能
使用情境三:符合法規及監管要求
ESG 數據的使用情境無所不在
參考文獻
3 什麼是ESG數據?
數據的定義
資訊揭露與巨集資料
從「回顧過去」到「展望未來」
垃圾進,垃圾出
讓數據成為企業策略的後盾
參考文獻
4 如何評估你的組織在 ESG 數據上的成熟度?
組織目前的發展階段+組織的目標=你的優先處理事項
你的組織在 ESG 數據方面有多成熟?
現在我們終於可以找出組織的 ESG 資料管理成熟度定位了!
永續數據的 5 大發展階段
5 列出 ESG 使用情境的優先順序
取得營運資本(A)— 這是組織最重要的任務嗎?
擴張業務並提高效能(B)— 這是組織最重要的任務嗎?
符合法規及監管要求(C)— 這是組織最重要的任務嗎?
為什麼需要永續分類法?
參考文獻
6 定下你的永續數據願景
你的永續發展願景是什麼?
組織在永續發展中的宣言、責任、理想及里程碑
「灰飛煙滅」的碳權?碳抵換在現實世界中面臨到的挑戰
如何揭露你的 ESG 數據
你期待透過組織施展你的抱負嗎?
參考文獻
7 永續發展法規—歐洲的特產?
ESG 資訊揭露的法規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無趣
歐盟處於永續法規的先鋒地位
我的總部不在歐盟境內,需要了解歐洲的立法情況嗎?
投資價值鏈上游也有資訊揭露的責任:以資產管理人為例
歐盟法規:我們要做的不只是 ESG 資訊揭露
防堵永續套利
歐盟循環經濟行動計畫
歐盟作為 ESG 法規的全球先鋒部隊
參考文獻
8 全球永續數據的發展趨勢
全球十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排名與分析
一個全球統一的標準
縱覽全球 ESG 數據法規
永續發展數據如何影響小型證券市場?
持續前進的旅程:國際準則的標準化
目前哪些地區有碳排放交易系統?
參考文獻
9 識別漂綠行為
什麼是「漂綠」?
企業在漂綠爭議上會面臨哪些風險?
數據可以作為組織的堅實後盾
漂綠案例研究
參考文獻
10 永續數據在現代董事會的應用:關鍵績效指標(KPI)
董事會的角色是什麼?
管理階層和領導者的角色
設定 ESG 數據的關鍵績效指標
在何時及如何驗證 ESG 數據?
組織在永續發展論壇中的角色
組織要如何參與永續政策的制定?
你還能為市場做出什麼貢獻?你可以分享組織的個案經驗
參考文獻
結論 以永續發展數據迎接未來挑戰
e化服務便捷又快|好友限定優惠
加入LINE官方帳號【CPC 經管知識家】
下一個決策,決定你的高度
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對「非此即彼」的決策難題。根據麥肯錫研究指出,管理者約有40%的時間花在做決策上,工作績效也與決策品質高度相關。決策能為組織奠定長遠優勢,不合時宜的決策則會帶來深遠不一的後果。
決策的重要性並不僅限於商業,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課題。世界充滿未知,人人都必須學習如何應對不確定性的挑戰。本書根據最新腦神經科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的研究,帶領你深入探討決策成功的關鍵因素。
響應永續閱讀|各大電子書平台歡迎選購(陸續上架)
市場消費行為改變、地緣政治風險升高與對等關稅衝擊加劇等,身處充斥著不確定性的時代,AI 不只是工具,更是決策加速器。
過往仰賴經驗法則的決策模式,早已無法應對現實的快速變局。真正優秀的決策,不靠直覺取勝,實為五大核心能力的整合運用:團隊協作、評判思維、數據分析、永續學習與價值影響。這場決策革新不只是方法轉變,更是組織進化的核心修煉。
根據麥肯錫研究指出:管理者每日平均 40% 的時間在做決策,工作績效與決策品質有著高度連結;換言之,決策就是領導力的試金石。正確的決策能為組織創造長期優勢;反之,則可能引發骨牌效應,讓企業市值蒸發,影響深遠。
從動盪中看見方向,在雜訊裡正確選擇;決策的重要性並不囿於商業,如何做出正確決策?是人人都無法迴避的課題。持續學習、主動調適,形塑高品質的「超級決策」才能在動盪中穩健成長,打造具應變力的未來。
本書結合腦神經科學、心理學與管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透過高度真實的故事推演,演繹「決策導航器」的實戰應用。帶您走入決策現場,親自應證如何在資訊破碎、情境幻變的瞬息間,快速做出最有遠見又具行動力的決定。
每個人、每一天,都在經歷無數次選擇;讓我們一同將未來的每一步選擇,都走成邁往成功巔峰的關鍵步伐。世界充滿未知,翻開這本書,讓您在逆流中找準航道,啟動您的 Super Decision 模式,成為一名真正的「超級決策者」。
|專業推薦|
.png)
《超級決策者》
AI 時代的決策科學與實踐
(17cm×23cm×1.8cm)
|本書特色|
跳脫「非 A 即 B」的二元偏差,探索更多可能的決策選項。
透過「決策導航器」將決策視為一場實驗,從錯誤中學習並不斷精進。
優化現有資源的同時,積極開創全新商機,提升組織適應力和競爭力。
剖析目標、資訊、時間、社會情境、個人傾向、技能與心理如何影響決策。
強調團隊協作、評判思維與數據分析的重要性。
|作者介紹|
麥肯錫公司(McKinsey&Company,Inc.)資深顧問,擔任管理顧問近 30 年,領導過麥肯錫希臘、瑞士分部,致力推動麥肯錫全球領導力開發業務;曾任麥肯錫全球股東董事會成員。著有《大規模領導力:麥肯錫領導力聖經》(Leadership at Scale:Better Leadership,Better Results)等暢銷書。
義大利博科尼大學(Bocconi University)的戰略與創新管理學博士。曾在拉丁美洲從事研究工作,專精於小型企業發展相關議題,同時也為企業與政府提供相關諮詢服務。
瑞士聖加侖大學(University of St. Gallen)的戰略管理與創新學系教授,亦是該校科技、管理與法律進修學院院長。曾在麥肯錫公司歷練七年,將研究聚焦在企業轉型、生態友善、商模創新及循環經濟上,屢次獲得國際獎項。
畢業於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目前任職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的科技與創新管理教授,同時擔任該校終身學習部門的副校長。特別關注穩定發展的企業領導者,會如何在商業利益與社會期望之間取得平衡。
|目錄|
第 1 章 如何做出精準預測
第 2 章 情境一:人事決策
第 3 章 探索潛在機會,從中找到最佳決策
第 4 章 情境二:戰略發展
第 5 章 列出選項的背景條件並進行驗證
第 6 章 情境三:企業成長
第 7 章 發想出更好的選項
第 8 章 情境四:實施計畫
第 9 章 推動組織改革
第 10 章 情境五: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第 11 章 提升決策能力
第 12 章 情境六:「不得不」做出的決定
第 13 章 做好「犯錯」的準備
第 14 章 故事的尾聲
第 15 章 全書回顧

~ LINE 官方帳號|FB 粉專按讚 ~
加入【CPC 經管知識家】享專屬購書優惠
在全球資源緊縮、氣候變遷與供應鏈動盪的壓力下,企業如何兼顧永續與成長?本書從日常的外帶咖啡杯談起,帶領讀者看見隱藏於產品背後的龐大供應鏈網絡,並指出線性經濟「開採→生產→消費→丟棄」的模式已走到盡頭。作者黛博拉.杜爾以清晰的架構與操作檢核表,將「循環」這一抽象理念化為可執行的行動藍圖。
👉 立即加入|LINE 好友專屬優惠購 (最低 𝟳 折起) 配合檔期活動拿好禮 👈
永續生活 綠色閱讀【電子書】陸續上架各大平台
|從循環出發,讓永續成為商業起點|
「您的熱美式好了,祝您有美好的一天,謝謝!」店員親切的微笑著。
當您從店員手中接過這杯外帶咖啡,是否想過紙杯、杯蓋、咖啡豆等來自哪裡?它們各自「經歷」過什麼才來到您的手中?稍後飲用完畢,空杯又將何去何從?本書從一杯外帶咖啡談起,揭露產品背後的龐大供應鏈網絡!
面對全球資源緊縮、氣候變遷與供應鏈動盪,傳統的線性經濟模式「開採 → 製造 → 丟棄」已走到盡頭,企業又該如何兼顧永續發展與卓越成長呢?本書以清晰架構、實績案例與操作檢核表,將「循環」這一抽象概念,轉化為可被實踐的行動指南。
本書提出五大能力框架:人才與文化、流程、技術、標準、治理,為企業提供全方位轉型工具。協助不同規模與發展階段的企業,規劃最適合的轉型路徑,從培養循環領導力、建立供應鏈新角色、導入數位產品記憶到制定透明協作標準與價值分配機制,建構一套可被操作的藍圖。
這不僅是一場環境革命,更是一場商業革新。《循環供應鏈》超越了單純的回收概念,重新設計了整個供應系統:產品設計、製造流程、物流配送與價值回收的完整生命週期。從消耗的資源中創造價值,實現降低成本並提升競爭優勢的雙重目標,讓每一次資源循環都成為競爭優勢的起點。
|作者介紹|
「循環不是一種理論,而是企業必須立即啟動的行動策略。」她的理念簡潔,卻深具影響力。
杜爾是一名國際知名的供應鏈與永續管理專家,活躍於全球循環經濟的推動現場,經常受邀於國際論壇與學術機構發表演說,分享《循環供應鏈》的前瞻觀點與實務經驗。
曾任職微軟與 GE Digital,主導供應鏈數位化與永續專案,協助多家跨國企業提升營運效能與環境績效。倡議循環思維應落實到供應鏈的每個環節,企業追求獲利的同時,兼顧資源再生、減碳與社會責任。

《循環供應鏈》
從線性到循環,建構永續營運體系
(17cm×23cm×2.4cm)
|專業審訂|
|名家推薦|
|閱讀指引|
從概念、案例到行動指南,層層引導企業與個人理解並實踐循環經濟。
建議從 Part 1 與 Part 6 開始閱讀,此二部分為本書的「起點與終點」。
Part 1|從線性經濟的局限到循環供應鏈的核心邏輯。
Part 6|提供具體的行動藍圖、成熟度評估與落地建議。
依照自身需求或關注議題,自由選讀。
Part 2|產品維修與循環利用體系,適合製造與售後服務業者。
Part 3|在地化生產與供應鏈韌性,適合製造與採購管理人員。
Part 4|城市採礦與再生材料流動,適合地方政府與資源管理單位。
Part 5|資料共享、材料護照與跨域合作模式,適合推動 ESG、永續報告或數位轉型的管理者。
正在著手企業評估或專案規劃者,可直接搭配書中各章節「能力成熟度表」,作為內部診斷與策略討論工具。
|目錄|
🔄本書介紹
1.線性經濟的興衰
2.循環經濟的先驅
3.循環經濟與供應鏈的交會點
4.打造未來的循環供應鏈
🔄虛構案例:維修革命
5.規模化維修的人才與文化
6.規模化維修的循環價值流
7.規模化維修的數位賦能
8.規模化維修的標準建立
9.規模化維修的治理架構
🔄虛構案例:在地生產改寫製造未來
10.在地製造的人才與文化
11.在地製造的循環價值流
12.在地製造的數位賦能
13.在地製造的標準建立
14.在地製造的治理架構
🔄虛構案例:當城市成為新的礦場
15.在地循環的人才與文化
16.在地循環的循環價值流
17.在地循環的數位賦能
18.在地循環的標準建立
19.在地循環的治理架構
🔄虛構案例:透明革命
20.透明協作的人才與文化
21.透明協作的循環價值流
22.透明協作的數位賦能
23.透明協作的標準建立
24.透明協作的治理架構
25.第一步:看清你所站的位置
~ LINE 官方帳號|FB 粉專按讚 ~
加入【CPC 經管知識家】享專屬購書優惠
當變動成新常態,動盪變局中,企業該如何在追求成長的過程中,平衡與環境的共好發展,避免陷入零和競爭之困局,走出臺灣企業獨特之卓越經營之道!?
CPC倡議當從人物境共好觀點,找出平衡、成長、共生之未來之創價模式,蛻變為洞察市場、數位轉型的高韌性企業,大重啟(The Great Reset)成長新動能。
當變動成新常態,動盪變局中,企業該如何在追求成長的過程中,平衡與環境的共好發展,避免陷入零和競爭之困局,
走出臺灣企業獨特之卓越經營之道!?
CPC倡議當從人物境共好觀點,找出平衡、成長、共生之未來之創價模式,蛻變為洞察市場、數位轉型的高韌性企業,
大重啟(The Great Reset)成長新動能。
【目錄】
Part 1 人物境共好 共築幸福永續
1. 許勝雄董事長序 走過風雨 笑迎未來
2. 張寶誠總經理序 對的堅持 不變的承諾
3. 王國明總顧問序 人本為體 智慧為用
Part 2 寧靜變革 邁向卓越經營
1. CPC希望藍圖
2. CPC品牌故事
Part 3 價值創新推手 共創美好未來
1. 精實致遠
2. 專業取勝
2-1 MKC管理知識中心 經管專業雲端平台
2-2 經營輔導 智慧轉型協助
2-3 政府專案 轉型資源提供
2-4 教育訓練 未來人才培育
2-5 媒體出版 經管新知匯淬
2-6 海外交流 國際能量接軌
3. 深耕盡責
3-1 智造業卓越經營服務團
3-2 農業卓越經營服務團
3-3 連鎖加盟卓越經營服務團
3-4 e整合卓越經營服務團
3-5 創新卓越經營服務團
4. 學習成長
5. 創新未來
5-1數位轉型
5-2走向國際
5-3打造生產力提升網絡
6. 幸福團隊
6-1 幸福CPC人
6-2 榮耀CPC人
6-3 喜悅CPC人
7. 社會責任
Part 4 服務據點
為促使CPC同仁有感本中心20年變革之實績,進而認同使命願景及改革作為,型塑組織新文化,彙整更新本中心寧靜變革卓越經營體系,並出版成冊,與客戶及合作夥伴共同分享、學習與成長。
變革的起點是管理者的無懼信念,在最短的時間讓組織穩定下來,給同仁一個安身立命之所,才有一同面對未來挑戰的能量。當路徑與藍圖都規劃好,管理者就要轉身成傳道者,讓同仁慢慢認同使命願景與改革作為,把變革的精神,融入每個人的認知中,最終反映於自發行為上,與組織一起成長,共創卓越。
為促使CPC同仁有感本中心20年變革之實績,進而認同使命願景及改革作為,型塑組織新文化,彙整更新本中心寧靜變革卓越經營體系,並出版成冊,與客戶及合作夥伴共同分享、學習與成長。
董事長序
總經理序
前言
第一篇、經營為什麼需要變革
卓越經營之關鍵要因
組織與同仁雙贏成長之方程式
引領企業卓越發展之哲學
潛移默化之心靈修為
第二篇、CPC 之經營變革
變革機構簡介—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CPC)
高共識之組織願景/ 核心價值/ 策略內涵
績效變革架構
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IS) 演變
一、經營哲學
二、運作機制
三、人本主義
四、財務系統
五、經營展望
第三篇、卓越經營之內涵
經營之特徵
一、經營會議
二、指標體系
三、庶務系統
四、人才資本發展系統
五、財會系統
六、評量系統
CPC完成轉身之四個主要因素
真心感謝.共創未來
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每位消費者都有許多選擇。沒有一家公司、品牌或服務會受到消費者100%的喜愛。為了成為顧客最好的選擇,大多數人必須最不討厭你。因此,你需要從消除顧客討厭的東西開始。本書告訴你要採取行動,包括︰
1.如何降低顧客厭惡程度的積累,進而堆疊出對品牌的信賴
2.五個關鍵接觸點的重要性,企業應戒慎恐懼防範未然
3.確保第一線銷售人員訓練有素
4.企業應致力於建立「品牌大使」
5.認清十大顧客體驗殺手和解決方案
6.將「幸福」作為一種策略
「討厭」可能是社會科學家希冀在消費者黑箱(black box)挖掘的寶藏,因為,影響消費者惠顧並產生忠誠的因素,已有約90%被發掘並實踐中。若任何一家企業能率先實踐本書的建議「減少顧客厭惡點」,即使對顧客惠顧的影響力僅有5%,卻是競爭致勝的關鍵因素。
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每位消費者都有許多選擇。
沒有一家公司、品牌或服務會受到消費者100%的喜愛。
為了成為顧客最好的選擇,大多數人必須最不討厭你。
因此,你需要從消除顧客討厭的東西開始。
本書告訴你要採取行動,包括︰
1.如何降低顧客厭惡程度的積累,進而堆疊出對品牌的信賴
2.五個關鍵接觸點的重要性,企業應戒慎恐懼防範未然
3.確保第一線銷售人員訓練有素
4.企業應致力於建立「品牌大使」
5.認清十大顧客體驗殺手和解決方案
6.將「幸福」作為一種策略
「討厭」可能是社會科學家希冀在消費者黑箱(black box)挖掘的寶藏,因為,影響消費者惠顧並產生忠誠的因素,已有約90%被發掘並實踐中。
若任何一家企業能率先實踐本書的建議「減少顧客厭惡點」,即使對顧客惠顧的影響力僅有5%,卻是競爭致勝的關鍵因素。
出版緣起
致謝辭
推薦序1 /李雄慶
推薦序2 /林大朗
推薦序3 /陳甫彥
推薦序4 /黃昱凱
推薦序5 /吳師豪
自 序
前 言
第一章 顧客就是討厭你,習慣吧!
第二章 第一個接觸點:接觸前
第三章 第二個接觸點:第一次接觸
第四章 第三個接觸點:核心接觸
第五章 第四個接觸點:最後的接觸
第六章 第五個接觸點:保持聯繫
第七章 別只關注你認為顧客想要的東西
第八章 現實世界中的艱難選擇
第九章 從顧客體驗危害事物中獲得啟發
第十章 你的員工創造喜愛點
第十一章 顧客體驗創新
第十二章 幸福作為一種策略
第十三章 顧客調查是你的敵人
第十四章 真實評分系統:明日的顧客調查
感謝閱讀拙著
註釋
關於作者
1955 年11 月11 日由公民營工商企業50 單位共同捐助,成立「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英文名稱為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簡稱CPC,是華人成立最早、最具專業能力與規模最大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
2000 年10 月,經濟部邀請許勝雄先生擔任CPC 董事長,2001 年2 月許勝雄董事長延聘張寶誠博士擔任總經理,同年啟動CPC的寧靜變革,透過組織再造、流程再造、策略再造及文化再造的4R再造工程,凝聚精益求精之共識,使內部組織產生質變;逐步展開CPC WAY 並描繪CPC 未來希望藍圖。在本書中詳實記載領導與變革持續貫徹二十餘年之演變歷程,促使CPC成為一個更有助於國家產業發展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
成立68年以來,CPC見證了近代臺灣產業變遷之歷程,從早期的農業到工業化轉變、重工業興起、工業自動化、服務業興起、資通與電子產業興起,一直到晚近之智慧化、低碳化發展,每個關鍵時期都可以看見CPC人的身影穿梭於企業間,留下辛苦戮力的足跡,產業提升的歷程可說是生產力提升的歷程。先輩們付出與努力的成果應當被銘記,讓未來更優秀的夥伴鑑往知來,所以我們重新彙整了CPC 成立以來的史料,加上近年來的發展紀錄,讓後來者能循著前人足跡,知道CPC從何而來,未來又將走往何處去。
【目錄】
生產力人的足跡沿革圖(1955―2023)
董事長序
總經理序
總顧問序
壹、CPC年代紀
一、組織草創(1955―1980)
二、興業起落(1981―2000)
三、盡責奠基(2001―2012)
四、邁向卓越(2013―迄今)
貳、細說變革
一、組織再造
二、流程再造
三、策略再造
四、文化再造
參、社會公益
一、幸福組織打造
二、企業社會責任作為
肆、致未來
一、生產力再造
二、國際化擴增
三、擁抱光芒.贏向未來
面對當今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領導者如何脫穎而出,成就令人「甘心」追隨的榜樣?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學家 Sylvia Ann Hewlett 最新力作《氣場》大揭密!
響應永續閱讀|上市各大電子書平台歡迎選購
新世代領導金三角
面對當今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領導者如何脫穎而出,成就令人「甘心」追隨的榜樣?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學家 Sylvia Ann Hewlett 最新力作《氣場》大揭密!
《氣場》解析了領導風範(Executive Presence)的核心要素,並且提供實質又具可行性的建議,成為新世代領導者不可或缺的聖經。作者採訪近 4,000 名企業高層與職場專業人士,深入研究、破解並揭露領導風範密碼。通過生動案例、真實數據和深入訪談,彙整出新世代領導金三角:莊重、溝通、儀態。
研究發現領導風範正在進化,綜觀全球領導者不僅具備自信,還要表現真實性和包容性。身處 AI 數轉與 ESG 國際趨勢的雙軸轉型時代,領導者面對線上會議或實體交流時,依然能夠透過自我特質來激勵和引導團隊,擁有獨特「氣場」亦將透過影響力激勵人才創新致勝。讀者無需擁有 Jeff Bezos 的堅決果斷或 Satya Nadella 的尊重包容,掌握書中的指引與技巧,也能淬鍊專屬自己的「氣場」。
透過《氣場》打造新世代領導金三角,創造、策劃和管理個人風采,舉手投足間,展現出色的領導風範。無論是初入職場的新手,還是已有豐富經驗的領導者,書中傳授各種情境應對的秘訣,以及如何表現的恰到好處。成就自我,進一步引領團隊立於不敗之地。

莊重
莊重是領導風範的基石!不僅體現在外表和儀態上,更體現於內在的堅定與自信。經歷淬鍊,成就謙遜持禮卻又充滿自我肯定的能量,散發出令人信服的魅力。
溝通
溝通是團隊與成功之間的捷徑,透過談吐、語速、語調和用字遣詞等,搭配圖示、文字或言語都是實現目標的關鍵,除了懂得如何有效的傳遞信息、聆聽並理解團隊成員的需求,更應是激勵和引導的藝術。
儀態
舉手投足,彷彿國際名模在伸展台上綻放自信美,包括姿態、動作和行為舉止;更是由內而外,向眾人展現的「狀態」。了解如何以儀態來展示個人風采,並在各種場合中表現得體。
專業推薦
目錄
推薦
致謝詞
前言
PART1 領導風範 1.0
第一章 何謂領導風範
第二章 莊重
第三章 溝通
第四章 儀態
第五章 回饋失敗
第六章 面臨兩難境地
第七章 真實性與內外一致
PART2 領導風範 2.0
第八章 莊重 2.0
第九章 溝通 2.0
第十章 儀態 2.0
結論
附錄 領導風範自我診斷
圖表索引
註釋
AI 變革浪潮洶湧,領導人必須掌握的治理心法,以責任與遠見引領企業邁向智慧新未來。
響應永續閱讀|上市各大電子書平台歡迎選購(陸續上架)
《AI 領御》
掌握 𝟗 大領導心法
AI 的力量正在翻轉世界,科技發展驅動人類文明演進,企業如何順應 AI 浪潮並推動轉型策略?成功走進 AI 領域,除了硬體技術之外,更倚重「推展 AI 的領導人」統御團隊致勝未來。
截至目前,多數領導人並不清楚自己在「AI 轉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往往將策略制定交予科技團隊,並將投資決策交予對目標缺乏了解的組織。現在正是領導人挺身而出的關鍵時刻!引領組織團隊在人機協作的 AI 新世代中持續前行。
本書並非闡述機器學習要領或最新的 AI 發展科技,作者大衛.德克雷默(David De Cremer)號召領導人們一同前往 AI 變革的前線,將 AI 應用與決策互相連結,讓 AI 成為人類的助力,企業終將迎來 AI 轉型的成功。
領導人面對 AI 新世代需要採取的 9 大關鍵行動:學習、訂定目的、促進包容、加強溝通、建立願景、找到平衡點、培養同理心、確立使命以及運用 EQ,強化上述領導力,轉化為變革真實力。
大衛.德克雷默(David De Cremer)
🤖讓 AI 為你所用🤖
專業推薦
🦾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務長 蔡明順
🦾 iKal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程世嘉
立即掌握
.png)
《AI 領御》
掌握 𝟗 大領導心法
(14.8cm×21cm×2cm)
目 錄
出版緣起
各界好評
專文推薦 ikal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程世嘉
序 言 領導力的下一個重大挑戰
𝟏 學習
認識AI,並學會作為領導人運用它
𝟐 訂定目的
根據你的目的,引導出關鍵問題
𝟑 促進包容
以包容的方式工作,推動人類與 AI 協作
𝟒 加強溝通
建立扁平化的溝通文化,有利組織推動與採用 AI
𝟓 建立願景
在 AI 的應用上有前瞻性
𝟔 找到平衡點
採用 AI 時,考慮到所有利害關係人
𝟕 培養同理心
採用以人為本的 AI 策略
𝟖 確立使命
增強員工的能力,而非完全仰賴 AI
𝟗 運用 EQ
領導人應接受軟實力是新的硬實力,並加以練習
結 論 引領今日 以備明日
註 釋
致 謝 詞
加入LINE官方帳號【CPC 經管知識家】e 化服務便捷又快速,享專屬購書優惠
CPC 1955 年成立,始終與臺灣產業共進,從工業化、資訊化到當前的數位化與淨零轉型皆深度參與。今年迎來七十周年,特編印紀念專刊,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本刊主題「成長 共好 信賴的 CPC」象徵三大意涵:
成長|CPC 以卓越經營理念,結合內外部能量,與時俱進,精進服務,歷經淬鍊再創高峰。
共好|以總合生產力觀點連結產學研政,打造虛實整合的「Better Linking」,推動資源共享、企業創新與人才共育。
信賴|面向未來,CPC 將持續精進、陪伴企業轉型,落實「成為企業最具信賴價值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之使命。
《 跨越 7 0 風華再起 》
CPC 1955 年成立,始終與臺灣產業共進,從工業化、資訊化到當前的數位化與淨零轉型皆深度參與。2025 年迎來七十周年,特編印紀念專刊,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本刊主題「成長 共好 信賴的 CPC」象徵三大意涵:
🎯成長|CPC 以卓越經營理念,結合內外部能量,與時俱進,精進服務,歷經淬鍊再創高峰。
🎯共好|以總合生產力觀點連結產學研政,打造虛實整合的「Better Linking」,推動資源共享、企業創新與人才共育。
🎯信賴|面向未來,CPC 將持續精進、陪伴企業轉型,落實「成為企業最具信賴價值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之使命。
👉 立即加入|LINE 好友專屬優惠購 (最低 𝟳 折起) 配合檔期活動拿好禮 👈
《 中心簡介 》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 CPC)於 1955 年由公民營工商企業 50 單位共同捐助成立,隸屬經濟部,是臺灣最早成立且規模最大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之一。
核心服務包括企業管理諮詢、人才培訓育、協助企業數位轉型、智慧製造、ESG 永續與淨零碳排等。CPC 長期以「企業最具信賴價值之經營管理顧問機構」為使命,號召專業優秀的輔導顧問,為各行各業的廠商提供最適服務。
輔導的企業橫跨創意設計、商業服務、智慧製造及在地創生,對象包含海內外臺商。實務管理經驗和輔導績效智慧已累積逾半世紀,產業界所面臨的各項需求及痛點皆有涉獵;因此,能快速獲悉企業組織運作的盲點,和經常面臨的窘境,提供客觀分析並有效解決建議。持續扮演產業價值鏈轉型的推手,擔任企業經濟體網絡化的樞紐,成為知識管理領導品牌,鼓勵創新成長並協助企業在經濟生態圈中持續創造價值。
《 目錄 》
🔴CPC 許勝雄董事長序 |以人為本 共好薪傳 迎向永續新局
🔴CPC 張寶誠總經理序 |歸零、謙卑 贏未來
壹、CPC 年代紀
一、1950 年代 ~ 2000 年代
二、2001 年代 ~ 2025 年代
貳、細說變革
一、組織再造
二、流程再造
三、策略再造
四、文化再造
參、社會公益
一、幸福組織打造
二、企業社會責任作為
肆、致未來
一、生產力再造
二、國際化擴增
三、擁抱光芒‧贏向未來

《 CPC 70 周年紀念專刊 》
成長 共好 信賴的 CPC
(29.7cm×21cm×0.9cm)
~ LINE 官方帳號|FB 粉專按讚 ~
加入【CPC 經管知識家】享專屬購書優惠